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2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科再奇蒙羞辞职 他曾带领英特尔闯关移动互联网时代

[复制链接]
123 0



  
科再奇常说的一句话是“数据是未来的石油”,面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失落,英特尔要从旧的处理器制造商身份,转型为数据公司。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彭新 李竞择

  英特尔又多了一个提前离开的CEO,6月21日晚,由于被查出跟员工有过“两情相悦的关系(Consensual Relationship,多指浪漫、亲密的关系)”,英特尔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宣布辞职。

  这使得科再奇成为最新一名因为不正当关系而被迫离职的企业高管。此前,加拿大瑜伽服制造商Lululemon和在线旅游网站Priceline都曾因为类似的原因更换了领导层。

  “鉴于所有员工都会尊重英特尔的价值观并遵守公司的行为准则,董事会已经接受了科再奇先生的辞呈,”英特尔在官方新闻稿中提到,考虑到自身公司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该公司第一时间批准了科再奇的辞职。

  英特尔股价在纽约交易时段收盘下跌2.4%,报52.19美元。在公布科再奇辞职的消息同时,英特尔发布了好于预期的业绩展望。

  “以此结束职业生涯是一种耻辱,”Fort Pitt Capital Group高级股权研究分析师金姆?弗雷斯特(Kim Forrest)告诉彭博,“科再奇一直是英特尔成功的有力贡献者。我相信该公司会找到一个胜任的接替者,如果前首席财务官斯特西?史密斯(Stacy Smith)成为下一任首席执行官,我不会感到意外。”

  自2013年5月担任英特尔公司CEO以来,科再奇执掌英特尔超过5年时间,也是英特尔公司历史上第六位首席执行官。当时,他的身后是不断下滑的PC市场,面前是无从下手的移动市场。时任英特尔董事长安迪?布莱恩特提到,科再奇将“领导英特尔,重新定义科技和重塑计算机未来的角色。”

  科再奇治下的英特尔,就是一个巨人持续转身的故事。

  内部人士

  英特尔是科再奇大学毕业后服务的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公司。

  科再奇于1982年在新墨西哥州加入英特尔担任工程师,当时,个人电脑行业刚刚开始发展。与拥有圣何塞州立大学化学学士学位的科再奇的前任CEO欧德宁不同,是一位工程师背景的高管。

  1994至1996年,他担任亚利桑那州Fab 12工厂生产制造经理,1996至1997年,科再奇担任亚利桑那州第六工厂经理。 1997年至2001年,科再奇担任Fab 17工厂经理,负责将前DEC公司的半导体制造业务整合到英特尔的制造网络中。这其中包括设施更新升级,启动和推广0.18微米与0.13微米制程技术。

  1999年,科再奇获得英特尔成就奖,另外在半导体制程方面,他还拥有一项专利。 2001至2003年,科再奇负责在英特尔全球工厂实装0.13微米制程技术。2003至2007年,他负责英特尔封装测试业务。2012年1月科再奇开始担任公司COO,负责运营公司全球的制造业务。

  自36年前加入英特尔、担任工艺工程师以来,科再奇在制造部门担任过一系列技术和领导职务,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他以开放的态度和方式解决问题,擅长倾听客户的需求,巩固了英特尔在产品和技术上的领导地位,给公司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收益。仅2006年一年,科再奇便对英特尔工厂和供应链实施了变革,提高了60%的工厂周转率。

  30多年来,科再奇在英特尔步步晋升。自从2013年成为CEO之后,他带领该公司经历了芯片行业的激烈竞争和整合。在英特尔,科再奇被称为“BK”,因为有人不太会读他的姓氏(Kris-an-itch)。他从工厂经理的岗位一直升到首席执行官。

  自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担任英特尔CEO以来,英特尔在选择继任者时,都会优先考虑 COO,时任COO的科再奇成为英特尔第六任CEO。

  对此,Business Insider指出,作为英特尔的CEO,需要平衡两方面完全不同的工作,一方面要确保全球范围内规模十亿美元的芯片生产网络平稳运行,一方面需要有清晰的目标规划,带领公司进入新市场,不错过下一个大事。

  同时应对两方面的挑战孰为不易,这也是英特尔通常从内部挑选CEO人选的原因。而科再奇便被认为是合适人选。

  在这5年当中,正是科再奇主导了英特尔由芯片公司到数据公司的转型。

  败走移动互联网

  “2013年,当我接手英特尔的时候,我们在数据中心和PC成绩斐然,但是我们却鲜有突破进入其他领域。”科再奇在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表示。

  “其他领域”就包括移动平台,就像摩尔定律所描述的,没什么市场比IT业的变化更快了。在过去的6年里,个人计算的重心发生了偏移――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迅速挤进了个人电脑的市场。

  众所周知,英特尔是一家拥有长期产品路线图的公司,每一代产品都有着严格的研发、发布、上市时间节点。早在2008年,就有声音传出英特尔的团队已经在研发2015年芯片技术的产品架构。

  在摩尔定律长期影响下的英特尔,它最需要的就是让自己保持在每一个浪潮的最高峰。但英特尔在移动业务上如履薄冰。

  事实上,英特尔提出了如超极本、一体机等各种新的产品概念,希望能够引领PC行业重回正轨。但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最终用户的使用体验已经彻底改变。

  虽然欧德宁被视作英特尔最会挣钱的一任管理者,在其任CEO的8年间,英特尔的营收从340亿美元提高到了2012年的530亿美元,其任期内获得的利润,超过前几任CEO创造的利润总和。

  但就在同一时期,英特尔彻底错过了移动时代。

  欧德宁留给科再奇的,除了漂亮的利润,还有外界眼中落伍的庞然大物和10万名迷失方向的员工。

  对从欧德宁手中接棒的科再奇来说,先后错失移动互联网,一直是两位CEO难言的痛。由于无法进入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设备,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设备被边缘化。

  移动端不利,就曾被普遍认为是欧德宁提前离开英特尔的原因,尽管安迪?布莱恩特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决定退休完全是欧德宁自己的主意”。

  欧德宁并非没有在移动端进行尝试。在他主导下,英特尔把MID与UMPC这类屏幕4到6英寸、强调随时随地随身上网的掌上型便利装置,视为下一波成长动力,但谁也想不到的是,MID与UMPC都失败了。

  实际上,英特尔还本来是ARM架构的领先者,曾有一个被称为Strong ARM的架构设计(也就是后来的X Scale内核),英特尔公司于2001年还展示了一款基于Strong ARM的平板电脑。在欧德宁上任CEO的第二年,手机芯片业务部门被出售。也许英特尔仍然会对这个10多年前的错误决策后悔不已。

  欧德宁在2013年接受《大西洋月刊》专访时曾表示:“在英特尔事事讲求数据,但很多时候做决策凭的是胆识。”他坦言当年他心中曾想过要发展手机芯片,可惜当时并未一鼓作气贯彻心中想法。

  欧德宁离开后,继续推进移动战略的英特尔,执行的就是科再奇“反思”一年后的成果。

  科再奇一度把眼光调焦到中国深圳,希望打造“中国技术生态圈”,从而在移动互联的终端市场上翻身。上任CEO不久的科再奇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很激进的目标:2014年要卖出4000万台搭载英特尔芯片的平板电脑。

  然而事与愿违,2016年4月,英特尔公布全球1.2万名员工的裁员计划。公司接下来将进行12亿美元重组,英特尔开始裁撤面向移动端的芯片产品线。

  移动端的失败,拖累了英特尔在半导体领域的表现。2010年,英特尔在半导体领域还远远领先其他公司,在其最强势的CPU芯片市场,就有超过80%的份额。到2018年第一季度,IHS的报告数据显示,英特尔的份额仅剩下13.6%,被三星电子半导体超越。

  这不仅是市场对PC需求量不断下降所致,我们能从中看出整个芯片产业一股更大的趋势:随着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走向主流,占据市场几十年的CPU受到威胁。

  从2013年上任至今,科再奇试图扭转移动领域的落后地位,并为此付出了不菲代价,但是,终究未能打破高通、三星、英伟达等围剿的困局。

  转型数据公司

  《经济学人》曾撰文指出,数据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一百年来,石油推动着处在工业时代里的世界滚滚向前。如今,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就是当代的 “石油”。

  这也是科再奇常说的话,他认为数据是一种正在改变世界的资源,这位CEO面临外界对摩尔定律的质疑、群雄环伺的竞争、错过移动时代的事实,最终提出英特尔将转型为数据公司,聚焦万物智能互联的未来。

  PC时代的盛景不复,又错失移动机会,要从旧的处理器制造商身份转型为数据公司,英特尔需要向更多的新兴领域持续发力,如云计算、大数据、5G以及人工智能等。

  科再奇领导的转型战略的核心之处在于,业务和市场多面出击,结合英特尔在芯片和服务器领域的既有优势,端到端布局IOT、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并释放芯片代工能力;布局思路上更加开放,主动融合最大的竞争对手ARM。

  比如,英特尔与竞争对手ARM达成新的授权协议,英特尔从ARM处获取技术授权。这意味着,英特尔将向第三方开放自己的芯片工厂,用于生产ARM技术的芯片。

  “数据中心和物联网的生意为公司带来40%的收入。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从PC公司转向一家支持云计算和数以十亿计的智能计算设备的公司,” 科再奇2016年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

  在科再奇为英特尔规划的新愿景中,英特尔将触角伸到截然不同的领域,涵盖虚拟现实、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云、5G等领域。“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英特尔从一家PC公司转型为一家驱动云计算和数以亿计的智能、互联计算设备的公司,”他说。

  为了满足转型需求,科再奇主导了多笔巨额收购,以补充新兴技术。2015年,英特尔以167亿美元收购可编程芯片厂商Altera。2016年,英特尔收购了AI初创企业Nervana Systems、视觉处理芯片企业Movidius等;2017年3月,英特尔斥资153亿美元重金收购以色列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

  首席执行官在哪儿?

  好在,对英特尔而言,科再奇留下了相对丰厚的资产。

  目前,英特尔在AI、云端服务器芯片在内的新业务,在第一季度较去年成长49%,首次超过PC营收。当季度英特尔营收161亿美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45亿美元,同比增长50%。其中数据中心、物联网等非PC业务贡献近一半,同比增长25%。

  而现有的PC厂商们,也能相对平静看待这位CEO的离开。市场研究公司IDC指出,“厂商短期之间应当不会因为CEO的离职而对英特尔在PC业务上有什么特殊看法。”

  但科再奇不光彩的离职让英特尔陷入尴尬。过去50年,英特尔领导层一直是稳定性和组织性的楷模,但科再奇的此番下台让管理层陷入了漩涡。

  目前英特尔的代理CEO罗伯特?斯旺(Robert“Bob”Swan)于2016年10月加入英特尔,曾先后担任GE照明集团和eBay的首席财务官。据财新报道,一位英特尔内部人士介绍称,罗伯特?斯旺上任后精简开支,目标把公司净利润率能提高到30%。过去一年里,英特尔的净利润率已从20%提高到28%。

  对于未来的CEO人选,英特尔自己也非常谨慎地表示,正在公司内部和外部寻找候选人。理由也很充分。大部分靠前的内部候选人也是刚加入不久的新人――如果选择一个在公司资历不是很久的人,那么也可以直接选个新人。

  Cowen & Co.分析师在周四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鉴于近期的高管层变动,我们未能在英特尔内部发现明确的长期继任者。然而在科再奇推动了如此多变革的情况下,他的离职可能令该公司的继任规划和进一步转型充满挑战。”

  Business Insider猜测,包括目前担任临时CEO的鲍勃?斯旺(Bob Swan)、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孙纳颐(Navin Shenoy)、首席工程官兼集团总裁文卡塔?伦杜琴塔拉(Venkata Murthy Renduchintala)、核心和可视计算集团高级副总裁拉贾?克杜里(Raja Koduri)将是可能的下任CEO人选。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9 12:39 , Processed in 0.025236 second(s), 2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