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19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地震专家: 15年内中国将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

[复制链接]
1195 0
核心提示:国务院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员滕吉文指出,中国国土境内在15年内预计或者估计,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多次。他解释说,近年来全球7.8级以上地震发生的频次显著增大,我国又处于世界上两大地震活动带的控制范围,诱发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大地震使得建立灾害预警与防御制度更加迫切。

5月28日,距离汶川大地震已经有16天时间,根据统计,目前遇难的人数已经达到68109人。

国务院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员滕吉文指出,中国国土境内在15年内预计或者估计,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多次。

他在5月24日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解释原因说,近年来全球7.8级以上地震发生的频次显著增大,中国又处于世界上两大地震活动带的控制范围,诱发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他指出,“就迫使我们必须通过现象、究其本质,强化研究,探索与进行防范。”

此前在5月1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经济论坛上,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表示,地震不能仅仅是事后的应急,事前的预警也是必要的。

他表示,即使应急,针对地震的应急机制,发生在山地,还是海岛,还是在平原,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内容都需要尽快细化。此外,气象专家还指出地震前本身有气象异常的现象,比如连续干旱等。而地震本身会诱发极端气象事件,比如地震后向空中放气会使得暴雨严重(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暴雨就是)。

一些权威专家认为,在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类似地震这样的极端灾害事件会趋多,事前预警体系急待建立。

极端灾害事件趋强趋多

未来全球出现一些极端灾害性事件的可能性加大,破坏性也不低。

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全球地表温度在未来100年持续升高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增强且更加异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日益增长,受灾害影响的人口总数和经济总量都会大大增加,灾害敏感区域和脆弱行业也越来越多。中国防御气象灾害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5月16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经济论坛上,以极端气候为例指出,未来中国一些重大灾害趋强趋多的可能性存在。

以全球变暖为例,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可能会超出自然、管理和人类系统的适应能力。

比如近50年来,大部分陆地区域强降水发生频率上升;热昼、热夜、热浪更为频繁;更大范围地区发生强度更强、持续更长的干旱;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强度增大。

而强台风出现的频率,由1970年代初的不到20%,增加到21世纪初的35%以上。

这些极端灾害造成的损失也不小。对于中国,每年受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约6亿人次,农田受灾达5亿多亩。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1516亿元经济损失。

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员滕吉文指出,这次汶川地震后最大的余震可以达到6.8,“如果这样的话,将来有没有可能在别的地方发生余震要密切注视。”

但是一些极端性灾害在一定意义上往往于人类活动有关。中国目前的特殊时期决定了非天灾因素导致的极端事件也将不会少。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唐元则表示,随着中国人均GDP将从2000美元过渡到1万美元,包括贫富差距、资源约束等各种矛盾进入非常集中、非常尖锐的时期。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很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一些重要生物功能区生态功能减弱,经济发展与环保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近几年来,中国分别出现了松花江污染、滇池污染、蓝藻等一系列的极端灾害事件。

“尽快建立预警机制”

目前对于各种灾害是否能够预测存在一些争议,但应做好预警工作得到业内人士一致认可。

party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表示,应急救灾是不够的,提前预警机制建立非常必要。

由于地震预测的难度比较大,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多钟四川发生的8.0级地震,尽管民间存在很多猜测,但是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否认了这些看法。他表示,这次汶川地震之前有蛤蟆过街的现象,这些现象不排除和地震有关系,因为地震会引起地下温度和环境的变化,会对一些敏感的动物有影响。

但是修济刚也强调,“这些都只能够作为参考,要结合仪器观测的数据综合判断,而不能仅凭动物异常来作出确定的判断。”

但是即便如此,滕吉文指出,“要迅速实施与加强防震抗灾研究,也就是要不断地对地震预测的探索进程中,应强化防震抗灾这是当务之急。”

他表示,应当正视并改变地震预测实际上的封闭状态,广泛深入地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地震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成资料共享,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条件,建立没有围墙的、虚拟的、分布式的联合研究中心,使得从事地震预测的研究人员,地不分南北东西,人不分专业机构内外,都能使用仪器设备,获取观测资料,使用计算设施和资料,方便与同行交流。

由于地震预报存在难度,地震预警机制尚不完善。不过国家气象部门正努力建立防御机制。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将出

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地震可能有一些气象征兆,不过气象部门目前需要建立一些防范灾害的预警机制。“不能仅仅是事后应急救灾,需要提前预警。”他说。

面对未来极端气候灾害可能加大的情况,国家气象局正在加快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御极端气象灾害体系和机制。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极端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善应急预案的启动机制,建立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区域联防的防灾机制。国家气象局拟订中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将很快上报国务院。

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部门着力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加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提高对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把灾害天气预报科学有效地转变为灾害预警;并做好灾害影响和损失预评估,提出有效防灾抗灾方案;重视气候评价和灾害风险评估,加强科学规划和工程设计,充分考虑各种潜在风险。

对于该条例的出台,北京气象学会高级工程师陆晨认为,从气象部门的角度来说,该条例“最大的作用在于将过去的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

她指出,“气象灾害中长期的预测准确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比如说今冬的冰雪灾害,因为冷空气持续时间长,且没有间隙,这给气象部门的预测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则说明我们认识进行灾害应急预防并不仅仅是气象部门的事,同时也需要政府行政权力的共同配合,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相关行业的交叉合作。该条例为气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合作研究提供了一个法律性的规范。”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关注

4

粉丝

323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8 08:09 , Processed in 0.022344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