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32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打造创新载体 助推转型升级

[复制链接]
232 0

中山市委常委、火炬区党工委书记侯奕斌带队到国家健康基地及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核心园区调研
中山火炬区科技新城一角
    9月15日至21日,以“双创促升级,壮大新动能”为主题的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广东省分会场启动仪式在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

    国家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火炬区)于1990年3月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联合创办,并于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选择在这里举行启动仪式,有着深远的意义。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2016年,两区(含翠亨新区)生产总值506亿元,同比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66.24亿元,工业增加值382.65亿元,增长11.45%;固定资产投资187.17亿元,增长22.42%。全区目前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300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家。

    三级管理架构激发活力

    火炬区这些年来能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离不开一套运行起来高效、灵活的管理模式。这里实行?是政府背景、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园区管理模式。

    火炬区探索建立了“领导小组―管委会―产业公司”三级管理架构。火炬开发区管委会是中山市政府派出机构,管理上分为中山火炬开发区领导小组和中山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两级架构。区管委会下属11个全资公司,包括八个工业总公司和三个经营实体。

    工业总公司负责招商引资、园区开发、外商服务等工作;三个经营实体负责中心城区土地物业储备和开发、产业转移园区开发建设、部分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会展经济等。八大工业公司中,中阳公司、潮州中炬公司是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帮扶战略,分别负责开发管理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和潮州市中炬科技产业园,设在阳西县和潮州市的区属公司。其他六个工业总公司分别归类对口管理、服务一个国家级基地(园区),每个基地聚集一个主题产业。

    这种管理体制实行以来有几点好处。其一是实现了园区经营管理和企业服务的专业化。比如,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开发管理国家健康产业基地,发展健康科技产业;工业开发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开发管理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张家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开发管理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这些都提高了园区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其二是减轻了政府的负担。管委会向区属公司“分权”,不仅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更将服务渗透到经济、科技、贸易、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实现投资和服务的社会化。管委会不再负责开发建设园区,不再负责引进企业和科研机构。

    其三是激发了活力。八大工业总公司和三个经营实体各显身手,通过园区运营积累了庞大的集体资产和成熟的招商、外商服务、企业经营人才,具备较高的资产经营能力。各区属公司在招商引资、外商服务过程中获得收益,不断壮大集体资产规模,实现自负盈亏,区财政不用为区属公司开支费用。

    高企数量望3年连续翻番

    火炬区成立了珠三角(中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明确将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作为“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从打造创新载体、发展创新主体、利用创新资源、注重创新人才、融合创新资本、应用创新成果、完善创新政策、营造创新文化等角度,全力打造创新载体。

    火炬区积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企)提质增效,2016年新增高企88家,全区有202家高企。今年两批次高企申报数达232家,有望实现3年连续翻番。全年R&D占GDP比重达5.9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52.81亿元,比增21.2%。获批省工程中心13家、市工程中心30家;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市级4家,市级协同创新中心7家。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火炬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上半年,火炬区专利申请量1857件,专利授权量104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83件,占全市申报数20.7%。

    另外,火炬区积极打造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1+4”平台为载体,为企业提供高效科技服务,累计搭建公共服务平台20余个,承担合作项目157项,服务企业达1271家,创造新增产值超过12.3亿元。

    在火炬区,专业孵化器、留创园等也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火炬区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今年6月,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引进了英诺创新空间、中关村E谷、创客邦等一批国内品牌孵化器,目前国家级2个、省级2个、市级9个;孵化面积55.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79家,累计毕业112家。成功孵化培育了联合光电、康方生物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同时,该区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积极实施“人才新政18条”。上半年,通过展会、企业引荐等途径,共洽谈项目40个,组织26个项目参与入园评审,其中22个项目通过专家组评审,20个项目获批入园,已正式入园孵化10个,引进海外人才32人(博士23人)。

    众专业工业园区“比翼齐飞”

    全区规划建设了电子信息、健康科技、包装印刷、汽车配件、装备制造等几个专业园区,引导产业归类聚集,每个园区发展一个主题产业,并争取一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牌子,目前已拥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中山)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山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医疗产业化基地等八块国家级产业基地牌子。

    火炬区坚持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产业先导”的办区宗旨,发挥自身对外创新接口和对内创新枢纽的作用,重点打造“3+1+1”的创新载体(即建市级的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省级的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区,建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推进“一区多园”工作),从而建设具有标杆意义和独具特色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实施产业转移和技术改造。通过成本倒逼机制和建设产业转移园,积极引导企业技术改造,目前全区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投入每年约33亿元。通过产业转移和技术改造,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近3年来,全区各项经济指标均增长50%以上。

    引进重大项目,提升产业规模。引进了投资总额过10亿元的大项目近20个,其中央企项目近10个,一举改变了“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局面。

    该区建设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聚集能力,推动产业布局由分散型向聚集型转变。根据自身区位、产业基础,通过实施“产业规划、平台建设、龙头带动、上下游延伸”的产业发展战略,培育形成了装备制造产业、健康科技产业、光电产业等三大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以康方生物、拓普基因、中智药业等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为依托,契合中德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合作区建设,做强做大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医疗信息服务,全力打造健康科技产业集群。

    以明阳风电等“高精尖”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为龙头带动,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聚焦工作母机,打造装备制造业发展新引擎。今年1―5月,全区装备制造业投资22.01亿元,比增55.3%;增加值95.79亿元,比增19.7%,工作母机企业105家,32家规上工作母机企业实现增加值26.0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作母机增加值的64%。

    以激光引擎为产业链核心链节为切入点,引进重大重点项目,实施产业共性技术攻关,重点扶持联合光电等骨干企业,打造激光电视等高端产品的光电产业。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7 00:47 , Processed in 0.026460 second(s), 2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