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1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她走出疯狂救赎路

[复制链接]
211 0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这节选自诗人余秀华于2014年10月所作的一首爱情诗《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乍看之下,《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本应“含蓄、低调、柔软”的情诗中显得格格不入,粗鲁又直率。

正是余秀华的粗鲁和直率,冲击了现代人伪装的软肋:在被压得踹不过气的生活里,人们痛恨伪装又不得不依赖伪装。

就这样,《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走红了网络。



出名后的几年里,余秀华以各种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访谈节目中,在颁奖典礼上,在诗歌谈论会中,甚至在电影里。



最近陆续在各地点映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即是她的电影,她的人生。



01.农妇、脑瘫、残疾、女诗人

出生时因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余秀华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



高中毕业后,余秀华赋闲在家,在父母的包办下,一个大10多岁的男人入赘到她家。

2009年,“在非自由恋爱下结婚”的余秀华正式开始写诗,主题多关于她的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子。



直到14年,余秀华的诗《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走红全国,她从普通的农村妇人,一下子变成名人。



余秀华红了,红到导演为她拍摄纪录片,红到媒体给她贴各种各样的标签“脑瘫、农妇、诗人”。



红了以后,她的私生活也被晾在了公众的面前。

02.宁死也不要继续的婚姻

“你现在越出名,老子越不离婚,你现在走到哪老子就跟到哪。”







“现在你出名了不要我了,老子叫你连名都没有。”



这是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里,余秀华丈夫(前夫)对她说的话。

前夫是个朴实的、没读过多少书的工人,粗鄙庸俗,不懂女人心――“下雨天不会接你,相反,要是你摔跤,他回来还会笑话你。”



两个人生活的二十年里,余秀华一直想着离婚,离婚,离婚。





“如果在出名之前离婚,还好办点,出了名要离婚,就会被别人指指点点,说你出名了就把老公蹬了。”



但余秀华依然坚持离婚没错。







“活给人家看。”余秀华的母亲――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妇女,无法理解她离婚的强硬态度,在母亲眼里,活着,是为别人而活。





面对离婚,前夫还搬出了余秀华的母亲,要她向母亲道歉。



而余秀华坚持认为,人生应该由自己决定,其他人说了不算。



前夫、母亲和余秀华没有共同语言,也理解不了她的精神世界。他们之间不是世俗层面的矛盾,是精神层面、人格层面、价值观上的矛盾。



谈起女性独立,余秀华说得也头头是道。“很多女人觉得得过且过挺好,因为她的经济无法独立,如果离了婚,自己以后的生活能不能有保障。”之前她一直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由,经济独立之后她想要现实世界的自由。最终余秀华能够离婚,还是钱起了作用。



“我有钱了,也不是很多钱,可以给他买个房子,这时婚就离了。”



离婚以后自由了吗?



余秀华说自己并没有获得自由,因为她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是自己喜欢的。



离婚,对她来说,是一个生命的仪式。这个仪式代表的,是挥别过去,迎接未来。

其实,余秀华对人生抱有一种深深的悲观,她多次在采访中感叹:“这辈子与爱情无缘。”





“难道还有明天,可惜还有明天。”(《摇摇晃晃的人间》的英译名《stilltomorrow》取自于余秀华的诗《这一夜,我是疼的》)



03.活着的唯一态度――强大精神

余秀华是个纠结的人,悲观来自她无法抵抗的命运――天生小脑脑瘫;行动不便;口齿不清。



她常为自己的外表自卑,



“我不能象她们一样,穿上高跟鞋,在明媚的阳光里读书,我只能在泥土里行。”





即使出了名,上帝不会给你的东西,它永远不会给――躯壳还是原来的模样。



大抵这就是生命的平衡吧。



悲观的同时,她又积极乐观,直视命运并且努力改变。



“你觉得你的命运不好是你没有能力改变,所以不应该怨天尤人。你要活着就要强大精神,这才是活着的唯一态度,人生就是一个个的困境来推动它向前走。”



正如王小波所说:人生唯一的不幸是你的无能。



余秀华的很多诗句都透着那么一股韧劲,仿佛灿烂花丛中倔强的野草。越是想拔掉它,它越是要疯长。

“我请求成为天空的孩子

即使它收回我内心的翅膀”

“有时我是生活的一条狗

更多时,生活是我的一条狗

坚强不是一个好词儿

两岸的哈哈镜里

它只能扁着身子走过”

“我的诗歌只是为了取悦我自己:与你无关

请原谅,我以暴制暴,以恶制恶

请原谅,我不接受那些无耻的同情

这个世界上,我只相信我的兔子

相信它们的白

相信他们没有悲伤的死亡

做不做诗人我都得吃饭,睡觉

被欺负就会叫

我不得不相信:哪怕做一个泼妇

也比那些虚伪的人强”

《诗刊》编辑刘年说的很对:“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余秀华字里行间的那种历经挫折的清醒感,是那些养尊处优没有真正吃过苦的人写不出来的。(余秀华家)



04.因为清晰,所以真实

除了文字里流露出的生活态度,从余秀华的言语中,也能感觉到她性格中的“通透”、“真实”、“倔强”。



怼起媒体来毫不留情。



节目中被问到:“十几天就能出本书,你怎么看?”

文人与钱,是个自古就存在的对立方,他们代表着高雅与俗气。多数文人为了保住这份高雅,往往会选择“不要钱。”(虽然只是口头上)

余秀华不一样,她说:“当你的诗变成诗集的时候,就是为了卖出去,你既然想卖出去,它就是个商品,就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包括对出版商和对我都是有好处的,我觉得没什么不对。”



不喜欢媒体为她贴上的标签,



到不是因为难听(脑残诗人),而是她认为写诗不需要任何身份标签,什么人都可以写,不分贵贱。



冒着被骂的风险,在公开场合里说:“女人的精神世界比男人高贵”。





有人不喜欢她的诗,觉得不够矜持不够含蓄,还称之为“荡妇体”。



余秀华倒是看得开:“我就是荡妇你怎么着吧。”



她如果珍惜所谓的清白,也绝不敢写出那样的诗。她不是海边怕浪的农村妇女,她是一步一步临岸的潮汐。



太刚易折,真实又倔强的人,在生活里并没有很讨喜。





正如余秀华所说:“我的不幸,在于把人生看得很清晰。”





这份清醒,从她讨论与儿子的关系中可见一斑。

在《锵锵三人行》里,余秀华谈到了儿子,



与传统将孩子当附属品的中国父母不一样,她认为小孩是独立的个体,不能想像他依附着你,或者你以后依附着他。



依靠别人过的生活,你就没有了自己,活的也不是自己,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生活。



她身上有种无所顾忌的从容,你完全想象不到,她是个在农村生活了四十年,此前从未走出农村见过世面的农妇。

在自述《摇摇晃晃的人间》里,她写道:“我感谢诗歌能来到我的生命,呈现我,也隐匿我……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L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而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6 17:36 , Processed in 0.026002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