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12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做演讲玩直播上综艺,95岁杨振宁为何充满活力

[复制链接]
312 0




原标题:做演讲玩直播上综艺,95岁杨振宁为何充满活力

自今年2月正式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院士以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更为活跃地出现在了公众视野当中。9月3日至6日,杨振宁携夫人翁帆来到山西太原,走进山西大学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其间,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太原市副市长陈向阳也与他见面。



此次山西大学之行并非杨振宁的首访。

早在1992年6月,杨振宁以“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的身份受邀参加了山西大学主办的九二山西国际量子物理前沿课题研讨会,并被聘为山西大学名誉教授。这也是当时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中国多所重点高校之后,杨振宁接受的又一次聘请。

细数近一年时间里,杨振宁以近百岁的年纪走到了祖国多地,屡次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科技人才培养发声。这其中蕴含着一段令他“很痛苦”的过去。

1964年3月23日,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做出这样的决定,让杨振宁的父亲到临终时都没原谅他。然而,2015年4月1日,杨振宁选择放弃美国国籍,两年后他在中科院的身份正式转变。

长安街知事曾介绍过,因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学部历史上是首次,无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学部专门为杨振宁及姚期智的回归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

为此他表示,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因为杨振宁提出申请的时间是2016年底,因此他的回归也成为“2016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

回归一个月后,杨振宁便赴四川绵阳,前往梓潼“两弹城”遗址、老北川县城遗址参观考察,并应邀前往西南科技大学作学术报告。

在那里,杨振宁参观了同学兼好友邓稼先的旧居,并不时向大家说起二人的往事。两人虽都曾前往美国留学,可邓稼先在1950年8月便回到祖国,二人因此失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联系。此次参观,无疑是杨振宁跟随邓稼先的脚步,一表为国奉献的拳拳之心。

杨振宁确是一位“怀旧”之人。

四川之行后,杨振宁携翁帆一起回到了曾经生活过的云南,到访了多处滇西抗战遗迹。杨振宁是西南联大第一届学生,他至今仍记得自己的学号是“联580”。

杨振宁于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当时才高二,在昆华中学(今昆明一中)就读。随后在西南联大本硕连读6年,正式进入物理学领域。

无疑,回归后的杨振宁更多出席的还是学术类活动。

2017年上旬,杨振宁与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詹姆斯?沃森共同出席了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场活动。随后不久,他又与施一公等知名学者参加了清华大学第二十期“巅峰对话”开幕。期间杨振宁表示,如果你研究的领域,是你非常感兴趣的,那你从事这些领域的研究就会感到非常幸运和幸福。

走出清华园,杨振宁依然活跃。

8月20日至22日,杨振宁与3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及数十位知名学者齐聚天津南开大学,参加由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办的“物理前沿会议”,庆祝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30周年,并以学术报告会和座谈会的方式庆祝自己的95岁生日。

长安街知事也曾提到,杨振宁的70寿辰、90寿辰都是在南开度过的。1986年,杨振宁的好友、数学家陈省身初邀请杨振宁参与南开大学理论物理室的创立,杨振宁欣然答应。而此次为他祝寿的人中,就包括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赵忠贤、“量子通讯之父”潘建伟、国防科技大学校长邓小刚少将等人。

回归祖国,无疑为杨振宁的生命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位高龄老人曝光率大增。

几个月前,杨振宁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参与了由媒体主办的直播活动。虽然原定时长1小时,可由于网友提问数目多,直播实际持续了约95分钟。平台数据显示,部分时段有超过17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而根据媒体报道,不久前杨振宁还参与了湖南卫视一档“大众科普性”节目《我是未来》的摄制。节目制作人表示,播出时间大概是9月中旬左右。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杨振宁曾在直播中说自己准备活到一百岁。想必到那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杨振宁势必会为我国的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带来更多的经验和进步。

早前报道

杨振宁95岁生日:30余院士贺寿 欢迎恢复中国国籍



8月20日至22日,包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在内的3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数十位知名学者齐聚南开大学,参加由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办的物理前沿会议,庆祝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30周年。

21日的南开大学省身楼多功能厅内群贤云集、高朋满座,国内知名学者介绍物理学前沿进展,以学术报告会和座谈会的方式,庆祝杨振宁先生95岁华诞,欢迎杨振宁先生恢复中国国籍,转为中科院资深院士。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魏大鹏、校长龚克,中科院院士白以龙、陈和生、陈十一、陈永川、邓小刚、杜江峰、方守贤、葛墨林、贺贤土、洪家兴、江松、李家明、李树深、罗俊、罗民兴、莫毅明、欧阳钟灿、潘建伟、孙昌璞、向涛、谢心澄、邢定钰、杨国桢、张维岩、张伟平、张肇西、赵政国、赵忠贤、周向宇、朱邦芬、邹广田,著名书画家、南开大学终身教授范曾,南开大学副校长严纯华出席。来自国内外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



龚克代表南开全体师生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说,今天,中国物理学界老中青几代人共聚一堂,庆祝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30周年和杨振宁先生95岁华诞,纪念陈省身先生与杨振宁先生对我国科学事业作出的贡献。中国人讲“三十为一世”“三十而立”,百年来中国的变化、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变化和中国科学命运的变化,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条件下如何真正实现陈省身先生所提出的建设数学大国、数学强国的目标,值得我们深思和讨论。“形骸未与流年老,诗句更争造化工。”龚克化用陆游的诗句,赞叹杨振宁矍铄的精神状态,祝杨振宁先生健康长寿。 



葛墨林代表主办方介绍了参会的部分中科院院士、嘉宾及特邀学术报告人,并向与会代表详细阐述了会议的主题。他说,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在杨振宁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支持下不断成长,先后举办9次国际工作营,3次国际大会,学生在杨振宁先生指引的方向下、在世界一流的讨论中得到培养。多年来杨振宁先生正式访问南开超过10次,陈省身先生在世时,他每年都会来探望,他的70寿辰、90寿辰都是在南开度过的。今天,我们在这里为杨振宁先生庆祝95岁寿辰,以诚挚的敬意感谢他对物理学、对中国物理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时,来自物理学界、数学界的学术精英共聚南开,研讨学术前沿,一同纪念陈省身先生不朽的精神及其对南开、中国数学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朱邦芬称赞杨振宁先生是一个率真的人,有着对中国的热爱以及他挥之不去的中美之间的情谊;在科学方面是“保守的革命者”,珍惜人文历史科学等方面的传统,但不守旧,善于继承基础上创新。他讲述了杨振宁先生自2003年回到了他开始的地方――清华大学科学馆后,对物理对中国对世界所作的贡献。他说,杨振宁先生是科学上的领导者、物理学家,教育家,是科技史物理学史的研究者,在文化和诚信等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杨振宁先生回到中国后,开始了他事业的第二次春天,这次恢复中国国籍,也是了却了他的一桩心愿。



“我平生最大幸福,是认识两位伟大的科学家陈省身先生和杨振宁先生。”范曾回忆起与两位先生交往的历程。他说,和科学家在一起,心境非常愉悦。两位先生待人接物风格不尽相同,但对自己都是同样爱护,从他们身上受到的教育很难用语言形容。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物理固天地自为,曾见先生开觉路;灵台追圣贤心思,尚蒙巨匠启千秋。”范曾作对联一副,贺杨振宁先生95岁华诞。他还以《赤壁赋》为主题,以苏轼、黄庭坚、佛印、仙鹤为主角,作画一幅,为杨振宁先生祝寿。



看到很多年没有看到的老朋友,杨振宁先生表示自己有一种“年轻人不能体会”的高兴。他感谢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办这样一个活动。讲述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来南开进行学术活动的经历,他表示“在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所做的一些事情,是自己引为骄傲的一些事情”。杨振宁先生和大家分享了一个故事:陈省身先生的好朋友、原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迈克尔?阿蒂亚曾为在爱丁堡广场捐建价值约200万英镑麦克斯韦铜像,花费了很大力气。几年前,迈克尔?阿蒂亚再次来到南开大学访问,离开时,他要求在省身楼大厅里独自静坐。“我猜想他看到这么大的一个建筑,想到他为麦克斯韦塑像所作的努力,他不可能不有一个感受,他感觉到,现在整个世界走在一个新的、前人从来没有想到的方向。西方的国家是在种种困难之中,中国是稳步地高速地前进。”杨振宁说,“这件事情,是使得我晚年心境非常高兴的地方。你如果跟我一样,经历过在合肥、北平、昆明时国家和民族的困难,而又看到今天的情形,怎么会有任何不开心的地方呢。”  



活动中,潘建伟应邀作题为“‘墨子号’卫星与量子网络”的特邀报告。他首先介绍了自己在杨振宁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指导帮助下,走向科研之路的历程。分享了他和他的团队在光量子信息处理、超冷原子方向的研究进展。潘建伟的报告从信息的安全传输这一人类千年梦想谈起。他说,人们曾怀疑“以人类的才智无法构造人类自身不可破解的密码”,然而量子力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为解决信息传输安全问题做好了准备。量子叠加与量子比特以及被爱因斯坦称为“远地点之间诡异互动”的量子纠缠是其基本原理。他谈到,从定域实在论和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出发,爱因斯坦提出“量子力学是完备的吗?”这一疑问。利用纠缠态对BELL不等式的破缺可以检验定域实在论和量子力学预言,远距离的量子纠缠能够完成这一检验,这些工作进展导致了量子信息学的发展。利用这一手段,可进行量子密钥分发。同时,可利用量子叠加把未知量子态在纠缠的帮助下,从一个点传到另外一个遥远地方。

潘建伟说,虽然国内从2007年以后在这些方面有很好的进展,密钥分发从10公里突破到了超过400公里,然而远距离量子通信面临光纤固有损耗随着距离增加而呈指数增长、量子信息不可复制与放大等挑战。自由空间通道是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在经过了5年的地面验证实验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完成高速星地密钥分发、实现空间尺度量子非定域性检验的星地纠缠分发等任务;同时,团队也完成了1200公里距离的量子分发,以99.9%的置信度破坏了贝尔不等式。潘建伟表示,下一步要实现卫星组网,突破地影区限制,完成高效的全球量子化通信等工作。要将量子通信技术走向实用,同时就引力本身和退相干有联络相关模型开展工作。

会上,复旦大学教授龚新高、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蔡荣根、清华大学教授王力军、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玉鹏、武汉大学教授徐红星、吉林大学教授崔田、浙江大学教授李有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李儒新、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苏刚、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林海青分别以“多元光伏半导体关键物理问题的理论研究”“Hash函数的碰撞攻击”“引力的本质及最新进展”“精密测量物理及应用”“拓扑量子可积系统”“纳米光学超灵敏传感和光芯片研究”“高压下的硫氢化合物及其优异的超导特性”“Theconcept of spin current and the discovery of magnification in spinHall effect”“超强超短激光的产生及其重要应用”“量子关联系统若干结果及新材料设计”“Wilson Ratio andQuantum Phase Transition”为题作报告。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由杨振宁先生应陈省身先生的委托创建并指导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物理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包括量子可积系统,杨―Mills场,杨―Baxter系统,量子群,关联体系的代数结构,Yangian,纽结理论等。30年来,研究室培养出一批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杰出人才并多次举行重大国际会议和活动,是数学所乃至南开大学的一块“名牌”。
更多曼省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加国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综合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潮流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影视娱乐,请点击这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温尼泊华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6 06:35 , Processed in 0.024875 second(s), 2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