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728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慢是一种能力 转帖

[复制链接]
1728 5
   作为对快节奏发展和生活的反思和对抗,早在上世纪80年代欧美社会就出现了一种“慢生活”的主张。从1986年,意大利人Carlo Petrini推动“慢食运动”(Slow Food Movement)开始,1989年,“国际慢餐运动”在巴黎正式开始,“慢食”风潮从欧洲开始席卷全球,让我们不断思考自己的生活,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的“慢”生活方式。比如,慢写,在资讯爆炸的时代,“慢写”的态度,不只是要慢慢写、经过思考地写,而是要懂得欣赏和理解,寻回失落的人文精神,学习如何言之有物。比如,慢爱,当速食般的恋情、一夜情不再新鲜,懂得缓慢地去看,去细细体味朴实而纯真的爱情。比如,慢阅读,细细读一本好书,一页页地读,而非一目十行地浏览,体味文字的愉悦。再比如,慢运动,慢呼吸……正如缓慢运动(Slow Movement)网站上的一句话:“慢活并不是将每件事牛步化,而是希望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它是一种平衡,该快则快、能慢则慢,尽量以音乐家所谓的Tempo Giusto(正确的速度)来生活。”

    富兰克林的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作为大工业时代的座右铭,曾影响了整个世界,激励了无数人化身为社会机器的一个齿轮,为了梦想,日夜运转不息。“快、快、再快一些!”如此的催促声似乎已成为人们内心不得不面对的声音。自大工业时代以来,对速度的崇拜推动着快文化成为一种霸权,使越来越多的人沦为时间的奴隶。“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作家米兰·昆德拉在《慢》一书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但是现在,一场新的提倡“慢”的革命正在全球悄然兴起。这场革命,是由无数厌倦了忙碌日子的人们发起,他们希望让生活的脚步慢下来,让生活更加从容,用更多的时间和自由慢下来欣赏生活的乐趣。但是当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时尚,是否意味着理想和现实更加激烈的交战呢?

  生活慢得下来吗?

  ——在向往和现实之间

  在记者就10位来自不同行业白领所作的小型调查中,大家都渴望拥有慢生活的生活状态,但有八成认为“慢生活”只能是美好的想往,只有两位认为在现实中有可行性。

  国情不允许是白领们最为集中的观点。IT公司总监Fred认为目前以我国的国情快生活在所难免,“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发生持续的变革,新的知识、新的问题、新的产品、新的潮流,人总想站在时代的潮头,去追赶前沿的生活。我觉得是因为中国的情况特殊一些,20年经历了欧美200年发生的事情,现在西欧的生活不见得快,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发展正处在较为稳定的阶段。而我国尚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和条件,还需要我们这代年轻人艰苦奋斗。”另一方面,具体到生活,生活压力大是白领们认为慢生活仅是想往的原因。“如果你已经真的不用为以后的生计发愁了,比如两个人有了比较足够的积蓄,或者生活非常稳定,那当然可以慢生活。”公司职员苏丽娟坦言。而媒体工作者岳光则认为,“这多半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慢生活追求的是更自在的生活,但自在和统治权、话语权又是相悖的。”

  而两位认为有可能性的白领的观点则集中在“慢生活”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努力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快工作,慢生活

  ——慢生活更多关乎心态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表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实现“慢生活”的社会经济条件。但同时他认为,“慢生活”的价值理念可以并也应贯彻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你不能实现‘慢生活’,却可以实现慢节奏、慢速度、慢心态。在这‘三慢’中,最重要的是‘慢心态’,你只要记住人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时空中做一件事情;着急是于事无补的这两点,心情就会平静下来,就不会被时间‘捉住’,成为时间的奴隶。”

  其实,“慢”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能力——慢慢运动、慢慢吃、慢慢读、慢慢思考……所有这些“慢生活”与个人资产的多少并没有太大关系,只需要有平静与从容的心态。当盲目的大多数人被不断加码的“快”要求并催眠的时候,少数清醒者有快乐生活的能力,是一种综合了明确的方向感、超然的定力、聪明的游刃有余的能力。正如“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公务员阿武作为慢生活的践行者,就在奉行“慢买”的理念,至今在这个网络时代,他一直不喜欢在网上订书,而是中意按照最传统的方式慢悠悠地逛书店,摸摸看看那些作为实体的书籍,然后在一个书店的咖啡馆消磨一个下午。而媒体工作者薇薇则是快工作、慢生活的有效实践者。虽然身在媒体工作,工作忙碌,又有家庭、孩子,但她依然能超然地活得轻快而自在。上班时,她认真、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下班后和孩子、老人共享天伦,业余读读钟爱的古诗词,练练书法,周末全家人则一起去爬山、逛公园、会朋友。纵然红尘万丈,人群忙碌匆促,她却似乎可以岿然不动,保有内心的平静、淡定和从容。秘诀?“全关乎心态,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不受时尚和潮流的影响,坚持自己的一套。”她淡然地说。如果我们能掌控生活的速度,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放下,什么时候要加快脚步,什么时候必须驻足,什么时候又该跃起,放慢脚步,倾听内在的声音,也许就能像薇薇一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快生活让我们失去了什么?

  时下的中国,越是在大城市,“快”就越是一种躲避不开的潮流。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其中71.1%的人称,“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是让他们着急上火的主要原因。至于“加急时代”最突出的表现,60.2%的人觉得是“生活节奏加快”,54.7%的人认为“浮躁,踏实不下来”。甚至,在长假期间,人们的脚步也慢不下来。今年,由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数字100调查机构联合推出的首份《白领十一长假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十一长假62%的白领认为“很累,压力没有得到缓解”,50%以上的白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腰酸腿痛、头晕脑涨、精力不集中”等疲劳状况,更有高达68%的白领出现了严重的生病现象。

  看到香港科大内地博士生自杀的新闻,不禁感慨,难道他所遇到的困境是不可克服的吗?显然不是。但在那一刻,匆促的、忙碌的、焦虑的生活逼迫着他走上绝路。而原晓娟,一位媒体工作者,生前从事着一份人人艳羡的职业,先后担任《时尚先生》、《美食与美酒》编辑部主任,却因罹患癌症,以35岁的花样年华告别人世。患病之后,她在博客中写道:“我们的生活太过于匆忙,以至于失去了生活的本来意义。我们甚至忘记了内心真正的需要,忘记了身体的真实感受。生活像拧紧了的发条,我们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十分钟来使,拼命地努力,只知道生活永远是下一刻,我们忘记了童话、忘记了四季更替,忘记了蓝天白云露珠……”

  这样的例子让我们深思:快生活究竟让我们失去了什么?

  健康:有一种叫“延缓幸福综合征”的心理疾患,患这种病的人,总是为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该完成的事情而感到焦虑,而且永远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休息时间放在次要位置。据估计,全世界每100人中就有40人患这一隐性的心理疾病。究其原因,“快生活”也许首当其冲,过于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很多人长期“过劳”,最终身体被拖垮。
慢慢品味的机会:“快生活”使生活变得粗线条和匆促,无暇像古人般吟诗作对,无暇顾及没有实用价值的趣味。IT公司总监Fred直言,“快生活让我们失去了慢慢品味的机会,一样东西还没有完全了解,又去适应另外的东西。”职员王玮说,“这样的快节奏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媒体工作者薇薇则说,“从感觉来讲,可能会使人的审美能力日益浅薄化,缺少对细微的美的体验”。而北大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在浮躁喧嚣的社会风气推动下,人们正在忽略和失去一些有价值的、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效率很容易导致功利,而速度往往会使人来不及体味情感的含蓄和细腻。艺术不会诞生在匆忙中。人,需要诗意地栖居。

  生活本身:约翰·列侬曾经说过,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快生活使人浮躁不安,对生活失去耐心,不再讲求厚积薄发,比较急功近利”,薇薇直言。公务员阿武则认为,“快节奏让我们失去的是平静,容易焦躁、暴戾。”的确,快生活真正让我们失去的,绝不仅仅是健康。正如社会心理学家刘铎所言:“快生活让我们失去最多的其实是对生活的体验,而这恰恰是生活本身。”

  慢享生命的自由

  袁圆 女 32岁 摄影师

  结识袁圆,源于偶然发现的网上小店,名字很独特:“慢生活创意公社”,卖着一些完全自制的手工家居用品——做成城市路标的衣帽架、有性别的台灯、画着禁止掉头的交通符号并伴有“将爱情进行到底”字样的挂钩架……精致而独特。是怎样的“公社主”能做出这些有闲情逸致的“作品”?带着惊叹和好奇,我闯入了袁圆的慢生活乐园。

  慢生活创意公社的社主袁圆今年32岁,却不合常理的,才从电影学院摄影专业本科毕业。原来早在十几年前,袁圆就上过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IT公司,赚着不菲的薪水。可从小就对摄影、设计颇感兴趣的她,内心深处想做的还是和艺术相关的事。“第一次辞职很难,思想斗争很激烈,不敢放弃。”嗓音低沉的袁圆坦诚地道出当时的挣扎。但真的辞职后,她发现其实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对人生而言只是个选择而已。之后袁圆就任性地开始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并承受自己选择的慢半拍生活。

  考虑到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少,专业要求高,比较难考,袁圆选择像普通的高中应届生一样考电影学院。经过提前半年的准备,袁圆顺利成为一名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的本科生。不用再朝九晚五地上班,学校的生活单纯而散淡,骑着单车去图书馆、看书、上课、拍作业,时光就这样不用再过多计较地坦然流过。说起在网上开店,成立慢生活创意公社,袁圆说:“小时候,外公喜欢折腾,做些稀奇古怪的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不知是否受外公潜移默化的感染,袁圆非常喜欢设计,喜欢通过设计使生活中一些实用的东西变得精致、有趣。“其实过去的想法就很多,但现在有时间把想法付诸实践做成真的东西。”她说。缘何取“慢生活创意公社”这样的名字,她道出自己的逻辑:“只有生活节奏慢才会注重生活细节,才能做出有创意的东西,像我自己也是,没有其他事情时才可以花很多心思在设计上。生活中有设计感的东西都和慢有关。”从去年的六七月份到今年上半年,袁圆陆陆续续地纯手工做出不少作品,参加过好几次创意市集,收获了一众粉丝。后来因为忙着毕业拍摄,没时间做东西,很多设计作品不得不从网上小店上下架。

  从IT业辞职至今,袁圆一直靠过去的积蓄以及偶尔拍片的收入生活。够用吗?我不由质疑。“这跟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我不买房、不买车,没家庭负担。过去买书是一笔支出,自从辞职后我有很多时间可以去图书馆看书,这笔支出也省了。生活还过得去。”她很平静地解答我的疑惑。“没想过把自己受欢迎的作品打开销路赚钱吗?”我又俗俗地抛出我的疑问。“我没有经商的头脑,一落到跟经营有关的事,就觉得麻烦。”袁圆坦白地说。当初辞职后,她曾想开家咖啡馆,愿望强烈,于是转各种各样的咖啡馆,深入了解咖啡文化,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她发现想法一旦变成实体,乐趣就没了,反而成了累赘。就像做设计一样,其实朋友也建议她开实体的店,将生意做大,但袁圆一方面觉得没有经商的头脑,更多的还是不想放弃如今的自由状态。“赚钱不是容易的,很多事需要妥协,与其如此,我更愿意保留自我的东西。”没有生意的束缚,她可以慢慢地做,有想法才做,只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虽然作品的价钱和她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完全不成正比,但她乐在其中。“这部分的收入真的很少,但我就是想验证一下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有人喜欢。”接下来,她还是打算继续做设计感十足的家居用品,但会做得更好,更精致,“毕竟,现在的作品跟想法还是有差距。”她认真地说。

  今年大学毕业后,袁圆没有找一份所谓正式的工作,而是选择了做自由摄影师,拍些观念的东西,厚积薄发,将来做展览。她一天的生活通常是:早晨7点多起床,煮咖啡,然后坐车去图书馆看书,或去学院图书馆借书,有想法时就拍些自己的东西。袁圆就这样在城市中穿过匆忙的人群,悠然地享受着慢生活。“就这样坐吃山空,未来怎么办?”我问。“吃光了再上班呗,上不下去再想办法。”她笑着说,“生活就像越狱,每次都想跑了再不回来,但还是会被逮回来,回来后又预谋下一次越狱。就是这样,得不断地回到现实。冲突还是很激烈的。”

  病着,痛着,快乐着

  李洁 女 29岁 自由策划人

  无论在朋友、同学还是同事的眼中,李洁都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初高中学了6年俄语,大学才开始学英语的她,大三就过了6级,托福、GRE成绩也很棒。但她并不快乐,对很多东西充满了忧虑和担心,例如,父亲早逝的她会无端地担心爱人的身体,名校毕业的她对前途和事业满是焦虑……直到一场大病改变了她的人生。

  和很多读名校的人一样,李洁从小到大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凡事好胜好强似乎已注入了她的血液。顺利读完研究生,到找工作的时候却犯了难。她毕业那年不知何故找工作特别难,凡是好点的工作都会面临上百号人的竞争。而生性清高的李洁不屑和一众同学拼抢职位,拉不下脸来接受一轮轮的“审视”,找工作并不积极。最后在导师的介绍下,学艺术史的她找到了一份展览馆的工作。这份工作对李洁来说其实专业很对口,有一定施展的空间,但工作后没多久,李洁就开始生出诸多抱怨,比如工资太低,工作时间不自由等。李洁和老公都是异乡人,一起在大都市打拼,生活很不容易,加上房价高昂,李洁并不满足于眼前这份外人眼中安稳而闲适的工作。她想辞职,换个环境,却贪恋事业单位的编制以及人们常说的社会地位。于是,李洁陷入更深的焦虑。有一天她赫然发现自己竟常常不由自主地叹息。在丈夫的努力下,小两口终于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李洁却开始了新的担忧,“等有了孩子,该怎么住啊?”

  大学时,李洁热衷于女子垒球,腰部受过伤,但年轻,没当回事就过去了。工作一年后,一次李洁去云南玩,当时正值冬天,云南的寒气很重,李洁的衣服穿少了,感觉背上阵阵寒意,腰疼得厉害,最严重时整条脊椎都动弹不得。从云南回来后,经医生检查才发现李洁的脊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能瘫痪。医生郑重地告诉她得了这病绝对不能久坐,不能坐班,要做物理治疗,在家好好休息。李洁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感到当头一棒,生活还没来得及主动做出改变,却要被迫辞职了。

  辞职后,回归家庭的李洁除了必要的治疗外,不用再每天挤两个小时的公车去上班了。突然多出大量的空余时间。为了打发时间,在学校时除了专业书和听音乐之外,基本不读杂志和课外书的李洁开始搜罗各种书和杂志,慢慢地,视野开阔了,在网上或电话里和老同学聊天时也更有话题了。而且,她开始研究菜谱,认真地为爱人准备晚餐,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谁也顾不上谁,天天吃快餐。她也开始联系多年未联系的朋友,像黄霑说的那样,“老友无事常见面。”

  虽然没了工作,家庭收入少了,但是李洁发现生活并没有过不下去,相反,却变得更加淡定而从容。她开始思索什么是人生真正重要的东西,难道是以前孜孜以求、不忍放弃的东西吗?“本来这辈子时间就很短暂,还被各种各样的东西束缚,抓不住人生的根本,岂不太傻了。纵然再有钱,活得质量并不高。”生了重病后,李洁的这种感觉非常强烈。“生病常会使人觉悟。而且是重病,因为这时候,你觉得什么都是不重要的了,以前追求的东西都很可笑,看到别人还在追求,有点替大家难过,不过如果我是健康的,也许又会跟大家一样了。”

  一年多前,李洁的病情有所好转,喜欢旅游的她在网上找了一份专门为景区做旅游规划的兼职。试用期后,老板非常欣赏她,欣赏她的才华,更欣赏她的淡然,常把一些项目交给她做。于是,李洁的工作从过去一日八小时盯班到如今深入参观、调查未开发的景区,然后做提案。她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走了更多的路,见识了更多的人。“在云南的一些古城中,有很多为了追求慢生活从内地去的人,有的开个酒吧什么的,有的什么也不干,生活费用低,容易活。”她介绍说。“其实,人有很多种活法,并非只有上下班这一条路。”她淡然地说。我疑惑这些人不忧虑诸如生病这些不可预期的事吗?李洁的回答很干脆,“我就是这种人啊,我也不考虑未来。以前比谁都担心,后来一生病,发现担心这些有什么用啊,高兴一天是一天,生活在于质量。”如今的李洁如果不注意,脊椎随时都可能出现问题。但是病着,痛着,李洁却觉得更加自由、更加快乐、更加自如了。

[ 本帖最后由 chengle 于 2007-12-9 15:10 编辑 ]
忘了所有,发现才轻松。朋友不是行囊,只是一杯喝过的酒,爱情不是暖房,狂风暴雨后,也不一定见到彩虹。希望是失望的祸根,幻想就如深渊般跌坠。活在无意识的形态,发现一切有意识的病态。想念就象一条小路,你就是我踩过的那块石头。郁闷是因为你不敢敞开心扉,裸露自己的灵魂。我著。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评论 5

chengle  贵宾  发表于 2007-12-9 16: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快乐,我别无所求。
忘了所有,发现才轻松。朋友不是行囊,只是一杯喝过的酒,爱情不是暖房,狂风暴雨后,也不一定见到彩虹。希望是失望的祸根,幻想就如深渊般跌坠。活在无意识的形态,发现一切有意识的病态。想念就象一条小路,你就是我踩过的那块石头。郁闷是因为你不敢敞开心扉,裸露自己的灵魂。我著。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冰界狂战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2-9 16: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阿姨的话啊,物极必反,其实慢对一个人来说是很显功底的,好像骑慢车,开慢车。。。等等的。
而且为什么会有千年老龟呢,就是心脏跳的慢,几分钟才跳一次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chengle  贵宾  发表于 2007-12-9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例子太有力了。慢,是工夫。哈。
忘了所有,发现才轻松。朋友不是行囊,只是一杯喝过的酒,爱情不是暖房,狂风暴雨后,也不一定见到彩虹。希望是失望的祸根,幻想就如深渊般跌坠。活在无意识的形态,发现一切有意识的病态。想念就象一条小路,你就是我踩过的那块石头。郁闷是因为你不敢敞开心扉,裸露自己的灵魂。我著。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冰界狂战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2-9 17: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冰糖可以活到200岁+”鉴定完毕,呵呵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冰界狂战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2-9 17: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3

粉丝

99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3 09:43 , Processed in 0.025501 second(s), 2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