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451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各位前辈***

[复制链接]
24511 2190
太平洋的企盼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3 19: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谁还移民加拿大啊?

感觉下放到西伯利亚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太平洋的企盼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3 19: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养猪喂鸡来致富 于 2007-11-3 15:11 发表
这里有什么可争的啊
可以问问老移民20年以上的 都知道加拿大是一个穷人的天堂
有钱人 就是拿着钱给政府 然后政府养穷人  如果你是一个穷人吗? 那你就来这天堂  如果你条件好 你愿意放弃好条件 过来当穷人来享受福 ...


现在国内也实行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每年交很少钱可以办很大的事,第一批医疗保险卡已经发放到群众手里面了

现在国内也实行了低收入保障体系了,绝对和加拿大一样的制度,发的钱绝对让你饿不死

现在国内也实行低收入家庭廉价房制度了,家庭收入低的可以申请买廉价房,这点和香港的廉租房制度可以媲美

现在国内也和谐了。。。

在加拿大待的时间长了脑子会僵化的

我庆幸回到祖国的怀抱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太平洋的企盼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3 19: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ngle 于 2007-11-3 16:55 发表
在这连个保姆都请不起,郁闷。家里好脏。爱说啥说啥,工也打了,活也干了,可是还是活的半死不活的,不会开车,没有老公,孩子半傻,她妈我半疯。就混成这样了。刚刚买菜回来,累的半死。我很坚强,但我还是小资,我 ...


说得好,支持!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太平洋的企盼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3 19: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人的孩子可以好好学习,来加拿大这个天堂啊,抡大锤的,挖大坑的,那是他天生的不爱学习,就爱劳动,可有一个好体格,一样在中国好吃好喝,晚上抱个小姐。中国农村在城里打工的,有的学了焊接,有的学了电工,有的自己在家乡都盖了三层的小楼,日子过的比大学毕业的还滋润,有体力,有技术,不怕失业,上哪都是香饽饽,一年十万的净收入,在深圳上海都是常见的,没有税还有老板给的分红,和这的工人比不知要好上多少,让他们出来都不来,上哪享受啊,上哪洗脚,找小姐,上哪洗头,做按摩啊,其实,这和中国,就是不能什么都比的,来了,就认了。就做个阿Q在那自我欣赏吧。要不就象我,半死不活的,活在痛与苦的边缘吧。我说,我来了不如不来。但回去又觉的你们还都在这混呢,外一哪天掉金子,我没捡着怎么办。就这心态。就这么简单。哈哈。女人就是简单。

现在农村人都是自己盖房子的,一盖都是“别墅”,如果城市扩建了,需要搬迁,一赔都是按照1:1比率赔房子的,如果不要房子,可以选择赔钱,一不小心就成“百万富翁”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chengle  贵宾  发表于 2007-11-3 20: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在中国,好羡慕,好幸福。说说你的想法。
忘了所有,发现才轻松。朋友不是行囊,只是一杯喝过的酒,爱情不是暖房,狂风暴雨后,也不一定见到彩虹。希望是失望的祸根,幻想就如深渊般跌坠。活在无意识的形态,发现一切有意识的病态。想念就象一条小路,你就是我踩过的那块石头。郁闷是因为你不敢敞开心扉,裸露自己的灵魂。我著。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太平洋的企盼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3 20: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很多移民回流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chengle  贵宾  发表于 2007-11-3 20: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细一些好吗。看我会不会,也流回去,想但没有太大的勇气,这样折腾来来去去的,真的很是想听听你的感受,为什么,你会这样选择,得与失又是什么,好人啊,让我明白,我该怎么做吧。
忘了所有,发现才轻松。朋友不是行囊,只是一杯喝过的酒,爱情不是暖房,狂风暴雨后,也不一定见到彩虹。希望是失望的祸根,幻想就如深渊般跌坠。活在无意识的形态,发现一切有意识的病态。想念就象一条小路,你就是我踩过的那块石头。郁闷是因为你不敢敞开心扉,裸露自己的灵魂。我著。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河南老乡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3 20: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ngle 于 2007-11-3 17:26 发表

穷人的孩子可以好好学习,来加拿大这个天堂啊,抡大锤的,挖大坑的,那是他天生的不爱学习,就爱劳动,可有一个好体格,一样在中国好吃好喝,晚上抱个小姐。中国农村在城里打工的,有的学了焊接,有的学了电工,有 ...


你这样说,我可要和你叫叫板了.
\"穷人的孩子可以好好学习\",是不假,但相对于每年数以百万计的18,9岁青年来说,大学的招生名额还是太少了.以前我工作的单位里,有个建筑队的民工,将近20年前,他连考了3年大学,都是差几分没上线,他的要求不高,就是能上个中专就行了,上了中专,毕业就有干部指标了.但命运偏偏不照顾他,最后只能出来\"抡大锤,挖大坑\"了.他学习差么?非也,只是相对来说差一些.绝对来讲,他的考分要是在北京上海,那是到了重点大学的分数线的.他要是能来曼大,除去语言障碍,也是数理化课程的A+.可不幸的是,他出生在中国河南农村.
远的不说了,现在就算是考上了大学,农村的学生来说,4年的花费也要把家里花的倾家荡产,还要背上一屁股的债,我们村里,50来岁的老爹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多挣点钱,去私人小煤窑挖煤,那是怎样的工作条件啊?你知道么?你会觉得那根本不是人干的活,是应该机器干的.对,不错,那样的活,在加拿大,肯定是机器干的.但在中国的私人小煤矿,那就是人干的活.

本人是农村人,没见过大世面,上海深圳去过,我见识少,不敢说没有年入10万的民工,但上海火车站来往的抗着编织袋子的大批打工者,怎么看着不象年入10万的.深圳,东莞一带的企业里,见过挣几千快钱的搞数控模具加工的.他们基本上是高中基础很好,年轻,好学,电脑操作水平高,最重要的是他们很幸运.更多的他们的同伴们没有他们那么好的运气.中国两亿外出务工者,90%以上是各地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那些抗着大包编织袋的人们,只要有过\"中国经验\"的人就知道他们根本不可能年入10万.事实上是,大部分,年入一万.还要再扣除在城里最省最省的基本花销.那是他们孩子上学的钱,救老人生命的钱,是老光棍讨老婆的钱,那是是他们一年从早到晚,早七点,晚7点,很少有休息日,一锤一锹的干出来的.还会碰到诸如干玩了活拿不到钱,工伤没人管等等的不幸.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chengle  贵宾  发表于 2007-11-3 20: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那些DOWNTOWN的要饭的,就想哪都一样,看到那些拿着政府福利的,抽着大烟,喝着酒的,踢踏着裤子,抬都抬不动的,就想着中国的那些穷人,真的好坚强,一个国家的福利,政策,不是一蹴而就的,看着新的领导人在一点点给我们的人民更多的实惠,那一刻我真想回去了,我的祖国在东方,我不是来为了蹭这点福利的,只是当初来时听说这里象是天堂,天堂原来不是都一样的,你的天堂,可能是我的梦梦魇,世界多了什么,又少了什么,我现在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慢慢的淡忘淡忘那些美好的梦想。在风雪中不让泪儿冻上。你是勇敢的,老乡,真想有你样的坚强,有你一样的强壮,当十个小时的工作结束时,我的腿是残的,钱多少无所谓,我只是想能磨练的象你们一样,一个人靠着自己的影子,在这冰冷的异乡,我真的希望得到你们的力量,所以我来了,坚强的,欢乐的模样,可你知道那是多么脆弱的容易冻伤。
忘了所有,发现才轻松。朋友不是行囊,只是一杯喝过的酒,爱情不是暖房,狂风暴雨后,也不一定见到彩虹。希望是失望的祸根,幻想就如深渊般跌坠。活在无意识的形态,发现一切有意识的病态。想念就象一条小路,你就是我踩过的那块石头。郁闷是因为你不敢敞开心扉,裸露自己的灵魂。我著。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河南老乡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3 20: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加拿大的中国富裕阶层,认同的都是同一个道理,那就是外国的月亮未必比中国的圆,但外国的大学一定比中国的好.
果然如此么?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日本的富家子弟在60年代大批的到欧美留学,70年代以后就基本不来了.台湾的是70年代大批的来,90年代以后,来的也较少了.于是,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的大学就开始赚用人民币换来的钱了.

看曼省的家长多朴实,他们的小孩有没有语言问题,又没有拒签的问题,人家就不觉得美国的大学有多好,要好还是咱UM好.

为了孩子,多少个\"成功男人\"成了空中飞人,飞来飞去.多少个女人在加拿大孤儿寡母地坚强生活,但孩子将来怎么样,又能怎么样呢?将来税后能挣个几万加元?天知道.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3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6-2 08:00 , Processed in 0.023134 second(s), 24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