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15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22年了,《侏罗纪公园》我们为啥仍百看不厌?

[复制链接]
1159 0
22年之后,
《侏罗纪公园》
的魅力与影响仍然巨大、


对于国内侏罗纪粉丝而言,都有一件终生憾事:当1993年《侏罗纪公园》在全球缔造票房传奇时,却恰好与我国“十部引进大片”的开端擦肩而过,令他们失去了体验经典的机会。直到20年后的3D重映,内地观众终于得以在大银幕上一睹这部旷世杰作。

不过话说回来,未被引进并不影响《侏罗纪公园》在中国的火速传播,借助90年代尚不发达的大众媒体,影迷纷纷得悉有这样一部题材新鲜场面惊人的巨制,并通过录像带、VCD和电视等渠道,被其里程碑式的特效所折服。

《侏罗纪公园》在当时掀起了一阵疯狂的恐龙热,书店里热销恐龙画册,电视台播放恐龙节目...聊到科幻片,谁也绕不过那些远古巨无霸。等到1997年的续集《失落的世界》亮相,高调引进和票房轰动,已是毫无悬念。

时光荏苒,22年转瞬即逝,当年被震惊到合不拢嘴的少年,如今已为人父母,但当初的那份新鲜与悸动,仍然随时会被恐龙魔法激活...

22年了,《侏罗纪公园》我们为啥仍百看不厌?


通过琥珀中蚊子吸食的血液提取DNA复活恐龙,如此开脑洞的点子令《侏罗纪公园》在小说出版前便成为了香饽饽

众人垂涎的新颖题材

原著未出版,改编权已售出

《侏罗纪公园》脱胎自高科技惊险小说家迈克尔·克莱顿的同名原著,彼时克莱顿已是举世闻名的畅销作家和电影导演,因此当新书里恐龙复活的创意点子不胫而走之后,顿时引起了多家电影公司的注意。小说尚未出版,克莱顿就底气十足地提出了改编权的出售条件:150万美元外加可观的收入分成。面对如此狮子大开口,包括蒂姆·伯顿、理查德·唐纳、乔·丹特等名导仍纷纷参与竞标,最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与环球公司笑到了最后。

斯皮尔伯格与克莱顿其实是旧相识,80年代末两人就曾一起讨论过剧集《急诊室》的制作。最令斯皮尔伯格感兴趣的是,《侏罗纪公园》并非千篇一律的动物恐怖题材,而是基于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构想展开,并充满了对于文明和自然关系的反思。众所周知,斯皮尔伯格酷爱科幻题材,而且他总会让作品中的幻想内容有据可依,而克莱顿扎实的科学素养和详尽的细节支撑正合他的胃口。此外,斯氏曾以《大白鲨》缔造过票房奇迹,多年未碰怪兽题材,蠢蠢欲动,一心想拍一部陆地版“续作”。

拿下改编权后,环球又付给克莱顿50万美元的剧本改编费,多位编剧通力合作打磨剧本。由于小说篇幅较长,加上预算、拍摄可行性以及选角因素,最终剧本只选取了书中10-20%的情节,很多关键场景被剔除,暴力元素被弱化,一些主要角色也做了调整,最显著的改动就是约翰·哈蒙德由原著中冷酷无情追逐利益的商人,变为一个痴迷科技、执着于梦想的慈祥老人,这样闪烁着人性光芒的理想主义者,可谓典型的斯氏电影人物。

斯皮尔伯格也为剧本出了不少力,片中霸王龙追逐吉普车就是他的主意。起初剧本只设定为主角听到脚步声就逃离,如今想来,少了那样一场经典追逐影片该有多失色。剧本中还有两个场景被剔除,一是秀颚龙攻击孩子,另一是霸王龙将人追到瀑布后,试图用舌头把他们抓出来,这两个段落后来都出现在了续集中。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迈克尔·克莱顿又写了第二本小说《失落的世界》,但同名电影的大部分剧情其实源自第一本小说,而2001年的《侏罗纪公园3》则是由前两部电影被砍掉的内容拼凑而成,其中包括翼龙抓住小男孩和棘龙袭击驳船两场重头戏。

22年了,《侏罗纪公园》我们为啥仍百看不厌?


斯皮尔伯格将工业光魔的CGI技术(右)与斯坦·温斯顿的模型制作(左)完美结合,打造出逼真的恐龙

划时代的特效里程碑

电脑CG与传统模型结合、DTS音响技术

为了实现片中恐龙横行的特技效果,斯皮尔伯格原本属意的人选是鲍勃·古尔,后者曾为环球影城制作过机械控制的大猩猩金刚。但他很快发现,全尺寸的恐龙模型不仅造价昂贵,而且无法令人信服,于是转而寻找好莱坞顶尖的视效专家。最后他选择了斯坦·温斯顿工作室制作恐龙模型,工业光魔的菲尔·提佩打造定格动画,而丹尼斯·穆伦负责数字合成。

斯皮尔伯格特别强调,恐龙要更像是真实存在的生物,而不是巨大的怪兽。以往的银幕恐龙设计都以蜥蜴为样本,甚至有低成本之作直接拿蜥蜴来充数。斯皮尔伯格在请教了古生物学家后,以最新的考古理念为基础,把恐龙打造得更接近它们的祖先——鸟类,而此前常见的蜥蜴般长舌则被舍弃。

温斯顿工作室制作出的恐龙模型栩栩如生,外表披上具有真实皮肤质感的乳胶,体内则装有精巧的电子机械控制器。从横行厨房的迅猛龙到掀翻汽车的霸王龙,一应俱全。其中机械霸王龙道具重达12000磅(约5.4吨),每当它启动时,控制小组都需要用闪光灯提醒其他剧组人员,因为一旦被霸王龙的脑袋撞到,冲击力不亚于一个火车头。

尽管当时工业光魔的定格动画水平已经领先时代,斯皮尔伯格仍对效果不甚满意,他觉得作为一部真人电影,恐龙的动作应该再流畅自如些。穆伦提议用电脑生成恐龙,并制作了一个霸王龙行走的样片,成功说服了将信将疑的斯皮尔伯格。虽然定格动画被弃之不用,提佩小组的成果并没有白费,定格动画被用来辅助修正电脑效果,并在拍摄时充当故事板。

22年了,《侏罗纪公园》我们为啥仍百看不厌?


片中腕龙的动作取材自大象

由于谁也不知道恐龙是怎么行走的,动画师们被送到当地的动物园观察犀牛、大象、鳄鱼、长颈鹿等大型动物以汲取灵感。《侏罗纪公园》中首个出场的腕龙是影史上第一只完全由电脑特效制作的生物,它两腿离地、仰天咆哮的动作,就取自大象。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片中恐龙的镜头不过区区15分钟(其中9分钟是温斯顿小组的机械恐龙,另外6分钟是电脑动画),但得益于巧妙的叙事和剪辑技巧,恐龙完全成为了这部时长120分钟电影的主角,仿佛无时无处不在。《侏罗纪公园》的制作过程大幅推进了工业光魔的电脑技术,除了恐龙,他们还研发出模拟液体飞溅、替身换脸等软件技术,用许多润物无声的特效为逼真度加码。

除了数码视效,《侏罗纪公园》还开创性地引入了数码声效的概念。制作期间,斯皮尔伯格深感当时的影院音响系统无法满足该片,在他的资助下,DTS标准由《侏罗纪公园》首度采用进入影院,并奠立了一种国际音效标准,其基本声道配置为5.1声道,现已发展为蓝光影碟的必备音频标准之一。

22年了,《侏罗纪公园》我们为啥仍百看不厌?


从大白鲨到霸王龙,斯皮尔伯格实现了自我超越

令人咋舌的商业奇迹

勇夺影史最卖座冠军、系列票房突破20亿

商业表现方面,斯皮尔伯格的初衷得到了贯彻:不仅是题材,《侏罗纪公园》从票房上也成了《大白鲨》的“续集”——1975年的《大白鲨》是首部票房破亿的大片,一举开创了好莱坞暑期档概念(近期腾讯娱乐会推出深度策划,敬请期待);而《侏罗纪公园》创下的一连串票房纪录,比片中形态各异的恐龙更叫人眼花缭乱:午夜场开画310万美元,首周末5010万,刷新前一年《蝙蝠侠归来》的纪录;随后连续三周稳坐票房榜冠军,最终北美报收3.57亿;在国际市场上,相继打破英国、日本、印度、韩国、墨西哥和台湾的开画纪录;最终影片全球票房冲至9.14亿,取代斯皮尔伯格自己的《ET外星人》成为了当时的新科影史票房冠军,而这一纪录直到5年后才被《泰坦尼克号》打破。

1997年的续集《失落的世界》同样不负众望,首周末开画北美票房超7200万,打破《永远的蝙蝠侠》保持的纪录,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了2001年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前;《失落的世界》还创下单日最高票房2600万,最快突破1亿(只花了6天)等纪录;最终全球累计票房近6.2亿,在当年仅次于《泰坦尼克号》。

2013年重映的3D版《侏罗纪公园》,在全球再度吸金超过1亿美元,令《侏罗纪公园》总票房突破10亿,成为全球第17部10亿+影片,名列有史以来最卖座电影第15位;至此,整个《侏罗纪》系列三部曲的票房也跨过了20亿美元大关。

22年了,《侏罗纪公园》我们为啥仍百看不厌?


经历了时间的积淀,《侏罗纪公园》愈发显得伟大

强力口碑、深远影响

跻身影史最佳、小金人等奖杯拿到手软

《侏罗纪公园》以史无前例的特效成就,连夺当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和最佳音效三项大奖,并收获了包括1994年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视觉效果,1993年土星奖最佳科幻、导演、编剧和视觉效果奖,以及1993年美国人民选择奖最佳影片。在接下来的数年内,该片不断被影评人和业界评为影史最佳动作惊险片之一,名列美国电影协会最佳惊悚片第35位,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吓人电影第55位。

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同样功勋卓著,当时斯皮尔伯格忙于拍摄《辛德勒的名单》,使得威廉姆斯有很大的自主权决定配乐风格。他延续了《第三类接触》的灵感,创造出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混杂着神秘与敬畏之意,又涌动着无与伦比的欢欣和激动,成为怪兽、科幻、惊悚类电影的标杆与典范。《侏罗纪公园》的主题曲被广泛认为是威廉姆斯生涯最佳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捕捉到了大自然中恐龙惊人的华美和庄严”,两部续集中均可听到这段乐章的变奏,而此次《侏罗纪世界》虽然换了作曲家,我们仍有机会听到经典重响。

《侏罗纪公园》还启发了一大批恐龙和怪兽题材的电影、动画和纪录片:《深渊恐龙》、《恐龙岛》、《重返侏罗纪》、《哥斯拉》 、《与恐龙同行》、《恐龙》……就连日本的哥斯拉电影,也开始在特摄传统中掺入电脑特效。而在影迷心中,无论同类电影多如牛毛,只要提到恐龙,脑海里第一个蹦出的一定是《侏罗纪公园》,这不啻为该片最大的荣誉和遗产。

工业光魔的电脑特效更是对电影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业内评价《侏罗纪公园》就像1927年的首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一样引领潮流,影响深远。许多此前太昂贵或技术上不可行的理念,都有了新的实现途径,并直接催生出一大批特效巨制。工业光魔的老板乔治·卢卡斯用电脑特效制作《星战前传》中的外星怪兽,斯坦利·库布里克找到了完成《人工智能》的方法,彼得·杰克逊有能力重拾童年挚爱《指环王》和《金刚》。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电影领域的革新,不夸张地说,特效电影完全可以分为“前《侏罗纪公园》”和“后《侏罗纪公园》”两个时代。

22年了,《侏罗纪公园》我们为啥仍百看不厌?


没有斯皮尔伯格,恐怕就没有如今我们仍百看不厌的《侏罗纪公园》

结语

斯皮尔伯格饱含赤子童心的处理,令《侏罗纪公园》超出了人类大战怪兽的俗套,充满造梦般的奇幻之美,而主角格兰特博士关于恐龙的每一个理论,几乎都在之后被科学证实。影片不但有妙趣横生的构想和感官刺激,更承担起科幻大片的终极使命:激起一代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

2013年,3D版《侏罗纪公园》终于登上了内地大银幕,并取得不俗票房;更难得的是,那次重映并未遭到影迷“重制圈钱”的批评。相反地,为了当年兴奋难忘的记忆,他们争先恐后买下了那一张张迟到20年的电影票。

就如所有挣脱时间的电影艺术,《侏罗纪公园》用超越影片本身的情怀,叩开你我的心门,将感动与回忆永久封存。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8 03:09 , Processed in 0.021526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