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0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中国犯罪心理第一人谈章莹颖案:别用自己心理揣摩罪犯

[复制链接]
305 0
北京时间7月3日,美国联邦法院对涉嫌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伯兰特?克里斯滕森进行聆讯。嫌疑人保释申请未被法庭准许,其将继续被关押。整场聆讯持续约10分钟,嫌疑人全程一言未发。

克里斯滕森是与章莹颖同校的物理系在读博士生,在公开报道中,周围人对嫌疑人普遍印象是,非常聪明,且为人友善。在该校担任助教过程中,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也不存在问题。这让公众对这起案件感到颇为震惊。

目前为止,嫌疑人拒绝说出章莹颖的下落,作案经过、作案动机都无从知晓。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去分析和判断嫌疑人的犯罪逻辑并不妥当。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就曾经说过,她的工作原则是不用自己的心理去分析别人的心理,而是通过犯罪者一贯的心理风格去分析,“看他如何做事,如何作案”。

因此,现在给克里斯滕森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可以解释的是,在犯罪案件中的确存在一种类型,犯罪者在生活中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完全正常,但却在案件中表现出极其残忍的一面。犯罪心理学家也把这种犯罪称为人格犯罪。

2009年11月23日,大兴曾经发生过一起轰动一时的灭门案,一家六口在家中被害,作案的是直系亲属。一度让众人难以理解的就是犯罪者不仅事业有成,而且为人踏实、义气,还是朋友眼里的“好父亲”。

当时,李玫瑾通过研究、分析认为,犯罪者具有内在的人格缺陷。而事实上,这种缺陷容易在亲密关系中显现出来。她给出的解释是,这种人一般生长于结构健全,但功能并不健全的家庭中。因溺爱导致的自私、骄横,甚至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拒绝与怨恨,一旦觉得自己的利益被侵害,就会犯罪。

而章莹颖案件的特殊之处还在于,这并不是一起熟人犯罪。有研究表明,凶杀案大都发生在相互认识的人之间,多与冲突有关,陌生人之间虽也有冲突,但要比熟人之间少得多。

根据媒体搜集的信息显示,嫌疑人唯独在性关系上显现出一些异常。他是已婚人士,却在美国一个约会网站上非常活跃。他声称自己处于开放关系,可接受多重伴侣,短期约会和长期约会均可。他的网络记录还显示,嫌疑人曾访问过一个绑架网站和一个关于捆绑与调教、支配与臣服、施虐与受虐的社交网站。更有网友得知嫌疑人信息后,透露他对亚裔女孩有特殊癖好。

这些信息显示,这起案件可能与性犯罪有关,但目前这也仅仅只是一种假设。
更多曼省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加国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综合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潮流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影视娱乐,请点击这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温尼泊华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2-23 19:37 , Processed in 0.017389 second(s), 2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