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7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多市华裔一步一脚印

[复制链接]
171 0

早年华人在多市开办食肆毋须太多成本。

华裔移民在多伦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华人普遍面对歧视和语言障碍,大多选择聚居在市中心约克街(York Street)一带的多伦多首个华埠。华裔女作家陈林瑞玲(Arlene Chan)撰写的著作《The Chinese in Toronto from 1878:From Outside to Inside Circle》(暂译:1878年以来的多伦多华人:从圈外到圈内)指出,多伦多最初没有华埠或唐人街,直至1915年唐人街才逐渐形成。

根据多伦多每年出版的人名录,程森(Sam Ching,译音)是多伦多首名能够自设商店经营生意的华裔移民。他开设的洗衣店Sam Ching & Co.,正是位于早期华人移民聚居的St. John"s Ward一区(简称the Ward)。程森的名字、洗衣店名称及地址阿德利街东(Adelaide St. E.)9号,更在1878年列入多市的商业登记名册,是首间被列入名册的华人店彭,到2012年阿德利街东以北的央街夹维多利亚街一条小巷,更被改名为程径(Ching Lane)。

该华人社区不断扩展,到1921年已有逾2,000人定居,范围扩大至登打士西街(Dundas St. W)和伊利沙伯街(Elizabeth St.)一带。唐人街内出现不少食肆、洗衣店、杂货店和茶庄,惟唐人街居住环境依旧挤迫,华人普遍不注重个人卫生和社会福利,只顾拼命赚钱和储蓄。

华人在唐人街开设的食肆和洗衣店在上世纪20年代数量大增,而且这些商店以收费廉宜和高效率见称。洗衣店数目一度增至接近100间,令白人经营的洗衣店面对巨大压力,向市议会提出投诉。市议会通过向洗衣店一律征收牌费50元,加重小型华人商店的压力。当局被抨击收费不公平,其后把牌照费降到5至20元,收费视乎洗衣店面积。

饮食业是一个创业成本相对较低的行业,1910年由华人经营的食肆增至超过1,000间,为了压制这股华人力量,安省政府曾通过法例禁止华人食肆聘用白人女性员工,目的是要令食肆人手不足。到上世纪50年代,多伦多兴建新市政厅,导致首个华埠有三分二房屋被拆毁,至今只余下数幢建筑物屹立不倒。华商经营的商店迁移至士巴丹拿道(Spadina Avenue)和登打士西街(Dundas St. W.)地区,发展成为新中区华埠。

资料来源:星报

图片提供:City of Toronto Archive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温尼泊华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5

粉丝

44947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26 02:29 , Processed in 0.022906 second(s), 2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