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324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郑州落榜新特区,郑汴一体化的步伐能否依旧?

[复制链接]
2324 0
三地竞争示意图  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各相距不超过50公里,在湘江两岸成“品”字形排开。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有32家落户长株潭。  专家认为,相比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郑汴一体化”显得“弱小、年轻、不够分量”。  武汉“8+1”城市圈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2006年GDP总额占全省61.3%。    

纷纷扰扰的中部新特区之争终于有了结果。

  三个竞争对手,武汉和长沙同时榜上有名,唯一落榜的就是郑州。

  相关新闻: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两型社会国家级试验区

  武汉申报新特区之路:5年中6次变换核心主题

  【消息传出】

  中部新特区水落石出,郑州无缘

  一则外地媒体的报道,再一次拨动了郑州人的敏感神经。

  据《长江商报》、《武汉晚报》、《潇湘晨报》报道,12月7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传出消息: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新特区)。

  报道同时称,国务院近年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都、重庆为新特区,如今,位于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新特区,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李罗力说:“‘两型社会’的申报获批,武汉和长株潭将被推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最前端。”

  得知申报被批准,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肖安民兴奋不已。12月8日零时,他顾不上休息,接受了《长江商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既要有效节约资源、保护好环境,又要做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武汉城市圈就是要做这样的改革,成功后,在全国具有示范推广作用。

  【网友反应】

  湘鄂沸腾,河南反思

  昨天虽是周末,但从网上反应可以看出,新特区让湖南、湖北两地的网友热血沸腾,“武汉城市圈获批新特区,这既是中央给失落已久的大武汉和湖北送来的最大的一份礼物,也是我们大武汉的实力所至。”“可以预见大武汉的发展将从此加速,驶入快车道。大武汉,大有可为!”……

  此外,户口、人才流动、生活环境、交通通信的便捷……都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城市的梦想与荣耀,在此时将再度被激扬。”一家当地媒体如是感叹。与两地的意气风发相比,河南则陷入深深反思之中,昨天在“大河论坛”里,有关第四批特区的帖子几乎占据了论坛全部。

  “申请失败,确实打击挺大,但是,希望各级干部不能丧失信心,至少要激发出一种斗志,因为,我们是河南人!”“郑州目前的发展方向,就是集中精力做大自己!”

  【事件回溯】

  中部三地的新特区之争

  新特区,全名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在新形势下开辟的新改革试验田,其意义可以与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深圳等经济特区相比,因此被称为“新特区”。从2005年到现在,国家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成都和重庆)三个地方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

自从重庆市和成都市成为第三批新特区后,有关第四批新特区的竞争就从来没有中断过。“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一体化”、“郑汴一体化”,三方逐鹿,下一批新特区花落谁家曾一时众说纷纭。

  相比河南,湖南、湖北下手较早,“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一体化”都曾参与过第三批新特区的逐鹿。

  河南的动作稍微慢了一点。

  2007年8月25日,河南在郑州、开封举行“区域协调发展和配套改革试验区高峰论坛”,首次表态,郑汴一体化将申报第四批新特区。

  9月1日,国家发改委考察团从郑州出发,沿着郑开大道到达开封,考察了郑汴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背景是为确定国家第四批新特区所做的前期考察。

  各地对于新特区的申请冲动并非是没有原因,中国管理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乃剑称,“政策优势、中央放权的优势,是别的地方不可比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谷建全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新特区其实是一种政策资源,“试点就是一个金字招牌,牌子一挂,政策都可以试,资金和人才也都来了。”

  【深度剖析】

  郑州为什么落败

  在第四批新特区这场竞争中,三个竞争对手,武汉和长沙同时榜上有名,唯一落榜的就是郑州。没有最大的赢家,却有最大的输家。

  张乃剑认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都具有自己独特性,选择这两个地方做新特区,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面进行改革试验,对于全国其他区域都具有参考意义。

  据了解,武汉“8+1”城市圈(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2006年GDP总额占全省61.3%。而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各相距不超过50公里,在湘江两岸成“品”字形排开。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有32家落户长株潭。

  河南的竞争力在哪里?有河南网友如是问。

  2005年,郑州曾以河南省重点打造的“郑东新区”申报新特区,但遭到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因为有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先例试点,这种模式不可能被重复。随后,河南又探索“郑汉特区”(郑州和武汉联合申请特区),但仍未成功,在冲刺第四批新特区时,河南拿出“郑汴一体化”作为筹码。

  张乃剑认为,相比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郑汴一体化”显得“弱小、年轻、不够分量”,他认为,如果以中原城市群的名义来申请新特区,可能几率更大一些。

  但也有专家认为,中原城市群的弱点是其改革探索没有“郑汴一体化”相对成熟,其城市间的合作还仅仅停留在口号、文字上,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联合、对接,也没有带动城市区间的经济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并未形成有机联系。

  【专家建议】

  平和看竞争,发展靠自己

  张乃剑建议,郑州应该以和平的心态来看待新特区的申请。

  他分析,以前特区的成立,是发生在中国建设资金短缺的年代,ZF通过宽松的政策氛围达到引导资源、资金流向、资源集中配置的效果,但目前新特区已不可能再像深圳那样,赢得多少特殊的政策。“不是中央吝啬,后WTO时代的中央ZF已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能够拿出很多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特殊政策了。”

  张乃剑打了一个比喻,“新特区”当然不是哄骗申请者的一个画饼,但是在中国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步伐下,这个饼,一定不会太大。“关键还得靠自己的发展。”

  有分析者建议,成为新特区后,武汉和长沙肯定是受益者,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都会源源不断地涌向它们,而从投资角度,也会获得更多人的看好和更多的投资。因此今后几年在吸引投资上,郑州的吸引力会落后于武汉和长沙,这就需要地方ZF下大工夫弥补这一劣势。

  “作为一个人,在任何事情上只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道路上才能有所成就,我想我的家乡郑州和河南也是这样。”一位网友在论坛里如是说
大河商城—轻松体验e时代购物乐趣。以郑州为服务中心地,同城速递到家,货到付款。欢迎您登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18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5 11:23 , Processed in 0.018488 second(s), 2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