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66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离别10年,中国巨变

[复制链接]
3663 4
一位洋媳妇再访中国的感慨

美国《邮政公报》10月11日文章
原题:我离开后,中国发生了巨变 作者:帕姆·维特菲尔德

上世纪90年代,我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一段时间,学习了中文,融入了当地文化,并嫁给了一位中国人。 “一辆夜间疾驶的汽车速度之快竟超过了其前灯”的西方谚语,正是中国那10年间(巨变)的生动写照。

从极快的建筑和经济发展速度上可以体会到这一点。我看到了价格双轨制的废除、西方资本和专家的涌入、快速变高的城市和一夜之间拔地而起的豪华宾馆,以及CNN和NBA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屏幕上。我见证了经济特区的诞生,邓小平的葬礼和香港的回归。

但是当我离开10年后于今年夏天再次回到中国时,眼前的一切还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走出北京国际机场后不久,我就感觉自己如同德国民间传说中的侏儒怪。在我离开的那段时期,中国已经从一个混乱的工地变成了一个超级现代的、购物中心林立和被8车道省际公路连接起来的适合居住的城市国家。

中国的城市更加绿化、清洁、有序和以市民为本,并以我从未见到过的方式注重环保。我去过的每一座城市都验证了我的这种感受:我跨越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历程。

1991年的中国,尤其是北京,感觉就如同后斯大林时代的俄罗斯一样,颜色单一的土灰色建筑,良莠不齐的服务和人际间随处可见的冷漠。

10年过后,每个人都在考虑成功、未来和成就。我欣喜地看到网吧和穿孔饰品,年轻的大学毕业生驾驶着新买的汽车,东西方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世界上一种从未有过的景象。

我在飞机上看到2007年4月16日《新闻周刊》里有一篇文章说,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引人瞩目的国家转变历程。”在这个国家仅仅几天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一说法。人们经常谈及的是中国的经济崛起及其规模空前的持续增长。但是这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是的,我丈夫高中和大学的同学都全都过上了小康,甚至是富裕的生活。他们彬彬有礼,经常出外旅游并拥有了房子和汽车,成为了拥有不少下属和奶妈的雇主。在应约参观他们的美好生活时,我和丈夫不再是久经世故的美国游客,反而感觉自己像贫寒的堂兄堂妹。朋友们的生活水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他们的谦逊更是深深打动了我。

中国人总是非常含蓄而没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人们之间不太强调“自我”而是“我们。”当我和丈夫参观新科技园或者修缮一新的历史遗迹时,当地中国人就会礼貌地向我们微笑并点头执意,很明显,他们感觉我们就好像从地底下某个岩层里爬出来的一样。

这是中国人每天都能取得进步的秘密:面对公共利益(即国家经济和中国的国际形象),普通中国人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他们能够在不奉行利己主义的情况下取得非凡的成就。他们感激生活所给予他们的,但并不居功自傲。他们能够以耐心、慷慨和仁慈去忍受挫折、困难和错误。中国人并没有成为西方病态的自我优越感的牺牲品。

生活在一个能够保证每个人的生活都确实在提高的国家里一定是非常美妙的。不需要更加安逸,但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法制定和实施、休闲机会增多、卫生保健逐渐健全,以及科技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人们在各方面就能够感到更加愉悦。

经过6个省份、10座城市的旅游之后,我们回到了福建省的一个乡村,那是丈夫儿时成长的地方。尽管中国城乡居民的差距持续扩大,但是乡下人和农民并没有被完全甩在后面,至少在福建等省的更多沿海地区不是这样的。

我婆婆家的人已经不再种植水稻,因为他们意识到果树之类的经济作物是一种更好的投资。他们不再使用扁担而是骑着摩托车到山上采摘并运送水果。一座座两到三层的新楼房已经改变了乡村的面貌,其中许多还安装了现代浴室设备和修建了将来用于停放汽车的车库。我丈夫的妹妹家还在房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我丈夫是他们村第一个高中毕业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现在,我所有的侄子和侄女几乎都已经高中毕业,其中许多人还进入了大学学习。

我们这次旅行中所见到的中国亲戚和朋友几乎全部都对未来表示乐观。对国家政策的逆转、对当地政治的忧虑和对communist教条的抱怨已经消失殆尽。尽管我知道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但是在活力、进取心和热情面前,这些问题已经显得微不足道。

21世纪当然属于中国,没有人比中国人更能体会到这一点,他们没有浪费任何一个机遇。

[ 本帖最后由 太平洋的企盼 于 2007-11-15 07:13 编辑 ]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评论 4

太平洋的企盼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15 08: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While I was away, China transformed
10/11/2007 8:45:39 AM

By Pam Whitfield

I lived and worked in China in the 1990s. I learned the language, assimilated into the culture, and married a local man. The Western metaphor of choice for China in that decade was \"a car speeding through the night so fast it outruns its own headlights.\"

The breakneck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ertainly felt that way. I watched as the double currency system was abolished, Western capital and expertise poured into the country, cities sprouted high-rises and luxury hotels overnight, and CNN and NBA appeared on television screens nationwide.

I witnessed the birth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Deng Xiaoping\'s funeral and the handover of Hong Kong.

But nothing I saw or learned during that tenure prepared me for what I found when I returned to China this summer, exactly 10 years after my departure. Within minutes of stepping outside Beijing\'s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to the hustle of mid-day China, I felt like Rumpelstiltskin. While I was away, China had transformed itself from a disorganized mass construction zone into a super-modern, livable urban nation, complete with Home Depots and eight-lane interstates.

Its cities were greener and cleaner, more orderly and citizen oriented, and environmentally focused in a way I\'d never seen. Every town I visited confirmed my feeling that I had stepped forward decades, even a century, in terms of human progress.

China in 1991, Beijing in particular, felt like late Stalinist Russia, with its drab gray buildings, shoddy services and utter civilian apath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as forced to invent folk heroes like the immortal soldier Lei Feng, the communist equivalent of a superheroic Boy Scout, to motivate people to practice good morality and serve the state.

Ten years later, nobody is talking about building socialism. Everyone is thinking about success, the future, and achievement. I was greeted with Internet cafes and body piercings, young college grads driving cars already paid for, and the best of East and West being seamlessly melded into a new concoction the likes of which the world has never seen.

I picked up a copy of the April 16, 2007, issue of Newsweek on an airplane and read an article by \"old China hand\" Orville Schell, in which he stated that China\'s modern development is \"perhaps the most dramatic story of national transformation in human history.\" It takes only a few days in-country to appreciate his statement. The story of China\'s economic rise, its unprecedented continuous domestic growth, is an oft-told one. But that is only half the story.

Yes, my husband\'s old classmates from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are all very well off, even wealthy. Urbane, well traveled, owners of homes and cars, employers of underlings and nannies, they are living the urban dream of China\'s post Cultural Revolution generation. Instead of being the sophisticated Americans returning for a visit, my husband and I began to feel like poor cousins invited to sample the good life. Our friends\' standard of living impressed me, but their modesty floored me.

The Chinese, always a self-possessed people, have virtually no sense of entitlement. There is simply less \"me\" in each of them, and arguably more \"us.\" When my husband and I marveled at advances, new technologies, or remodeled historic sites, local Chinese would smile politely and nod, clearly wondering what rock we had crawled from underneath.

This is the secret to Chinese progress on a daily level: the ability of ordinary Chinese people to adjust to change and forge ahead for the common good (ie.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They can achieve remarkable success without getting trapped by ego. They appreciate what life has given them, but don\'t have to take all the credit. They endure setbacks, inconveniences, and wrongs with patience, generosity and grace. The Chinese have not fallen victim to the western disease of entitlement -- yet.

It must be wonderful to live in a country where one\'s life is virtually guaranteed to improve. Not necessarily to get easier (urban Chinese are now working 60-hour weeks as a matter of course), but in all probability to become more pleasant as living standards rise, civil law develops and is utilized, leisure time opportunities increase, health care advances, and technology opens ordinary Chinese lives to the world in a historically unprecedented way.

After a 10-city, six province tour, we settled into our old stomping grounds of Fujian province, dividing our time between the city of our courtship and the village of my husband\'s childhood. Although the gap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f China continues to grow, peasants and farmers are not wholly left behind, at least not in the more coastal areas such as Fujian.

My in-laws have quit growing rice entirely, recognizing that cash crops like fruit trees are a better investment of time and labor. They drive motorcycles up the hillsides to gather fruit, and carry it down strapped to the bike, rather than by shoulder pole. Villages are being transformed by new two- and three-story brick homes, many of them with modern bathroom fixtures and a garage for a future car. My eldest sister-in-law\'s new house sports a solar-powered water heater on its roof.

My husband was the first person from his village to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and the first one to attend college. Today nearly all my nieces and nephews finish high school and many of their families send them to college.

The Chinese relatives and friends I visited during our time in-country evinced a nearly uniform optimism about the future. Gone were the fears about reverses in national policy, worries over local politics, and complaints about the Communist party dogma. Although I know these issues still exist, they are pushed into the background by energy,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The 21st century does belong to China, and nobody understands that better than the Chinese, who are not wasting a single opportunity.

Pam Whitfield teaches English, Humanities, and Equine Science at Rochester Community and Technical College.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chengle  贵宾  发表于 2007-11-15 08: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回去了。不能看了。不过孩子耽误了一 ,两年,学了点英文,其它的都没学着。回国还得降级。可是想来想去,真的觉的,还是回去 吧。等我在学点英语,回去做英文老师。你还好吗。在国内英文可吃香了。真的想现在就走了。可是, 回去了又能怎样呢。我 迷路了。就想着,走不出去了,可不能死在这林子里,那就活一天算一天,保护好自己,不能坐以待毙。 哈哈,看了你的帖子,心里为中国自豪,和我回去看的一样,我才出来一年多,就觉的中国真的变化好快啊。好快。
忘了所有,发现才轻松。朋友不是行囊,只是一杯喝过的酒,爱情不是暖房,狂风暴雨后,也不一定见到彩虹。希望是失望的祸根,幻想就如深渊般跌坠。活在无意识的形态,发现一切有意识的病态。想念就象一条小路,你就是我踩过的那块石头。郁闷是因为你不敢敞开心扉,裸露自己的灵魂。我著。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太平洋的企盼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15 09: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老外都来中国当外教挣钱,中国人还是挺崇洋媚外的,如果一个外语学校找几个外教撑门面,一定“生意”兴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阿周  游客  发表于 2007-12-10 05: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转一篇:

我是个幸运的人。从1983年起至今,以各种身份陆陆续续走访了105个国家和地区。这段时间也正逢中国的迅速崛起。实际上,不管你是否使用“中国崛起” 这四个字,国际社会似乎已普遍接受了这个概念,而且从我的观察来看,大部分使用这个概念的人对中国并无恶意。至于印度是否真正崛起,国际上还有争论。但对中国的崛起,世界似乎已形成了共识。

特别是当你置身国外,你会感到中国的崛起几乎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事实。我出访的第一个国家是泰国,时间是1983年4月,当时泰国还鲜有来自中国的客人。我下榻的饭店经理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我:“你真的来自‘红色中国’?”。而今天,中国游客早已成为泰国最大的客源。10年前我到台湾访问,在台南市中心一家餐馆吃小火锅,老板娘听说我来自大陆,惊讶的盘子几乎掉在地上:“你跟我们长得一样啊?”而今天,台湾很多计程车司机都会说:“听说大陆进步很快呀”。实际上,整个中国周边的地区,从朝鲜,到韩国,到香港,到泰国,到越南、老挝、柬埔寨,甚至到澳大利亚,几乎一夜之间,中国游客就成了他们最大的客源。台湾还没有对大陆真正开放,如果开放的话,情况也会一样。随之而来的就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几乎都可以兑换了。

在欧洲,“中国热”也一直持续着。除了商店里都有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外,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东西,从中式老家具到老子的《道德经》都很受欢迎。瑞士的名牌表店,家家配上了华人职员。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现在每周有54个航班直飞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上座率近百分之百。从布鲁塞尔到巴塞罗那,从慕尼黑到阿姆斯特丹,从巴黎到伦敦,与中国崛起有关讨论会一场接一场,让人应接不暇。最近参加了在里斯本举行的中欧论坛会议,葡萄牙总统致词强调:“欧中关系的前景无比开阔”。

拉美情况也类似。我到巴拿马参观闻名世界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和中国还没有外交关系,但运河管理局的经理一听我来自中国,便为我一人单独介绍了半天这条运河的历史和今天,最后说:“我们早该和中国建交了”。我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租车司机问我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我说“中国人”。他以拉美人特有的夸张口气说:“中国人来了,我们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在巴西,一位多次访问过中国的学者对我说:“二十年前,上海比不上圣保罗,现在圣保罗比上海落后了一大截”。

消除贫困在国际上历来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但中国仅用了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经济规模扩大了十倍以上,近3 亿人脱贫,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提前实现联合国2015年极端贫困人口减半的“千年目标”的国家,而且整整提前了12年。我在发展中国家讲学,一提起中国的这项成就,听众甚至会自发鼓起掌来。虽然我们还是比较低水平的脱贫,但你只要去任何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看看,大部分国家在过去30年里,经济和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政治动荡、战乱不止,人民生活水平没有下降就不错了。

正因为这样,今天的非洲也特别关注中国。莫桑比克工商部官员对我说:“我们欢迎中国的投资,越多越好”。我到坦桑尼亚的第二大城市阿鲁沙,旅店经理与我开玩笑:“只要中国人每人捐给我们一分钱,我们国家就现代化了”。在约翰内斯堡,一个黑人教授对我坦言:“非洲很难重复中国奇迹,因为上层没有邓小平这样的领导人,下层缺少中国人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次在内罗毕谈中国发展模式,一位听众问:“中国出口到非洲的产品质量不怎么好,这是什么原因?”没等我回答,会议主持人、肯雅塔大学的校长就说:“过去日本产品的质量也很差,中国很快就会赶上来的”。讲座结束,我坐上计程车回旅馆,司机听说我来自中国,对我说,“中国货质量还不错,但中国人建的路更好,车开上去真舒服”。 对于中国的崛起,除了赞誉之外,也有不少担心、疑虑甚至反感。我去意大利米兰做访问教授,一位当地学者私下对我说:“很多意大利人害怕中国人:中国人来了,把经营不下去的杂货店和餐馆都买下,然后开意大利餐馆,卖比萨饼和面点,比我们意大利人做得还好,还便宜,再加上偷税漏税,我们怎么竞争?”意大利和西班牙后来都出现过针对华人的骚乱。

有一次我去巴塞罗那开一个讨论中欧关系的学术会议,见到法国前总理法比尤斯,他对我说:“我们欧洲人心里真是有点害怕中国,不是担心你们要打仗,而是担心这么一个问题:除了需要人与人直接接触的服务外,在几乎所有其他的领域,中国最终都可能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我最近去非洲也有这样的感觉,随着中国在非洲影响的迅速扩大,不少当地人开始抱怨中国产品损害了非洲的民族工业,抱怨中国人不与当地居民接触。

今年10月在日内瓦一次讨论亚欧经济制度比较的研论会上,一位丹麦学者甚至提醒“欧洲经济要当心‘中国化’”。他说,“你看,欧洲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都是小公司,现在很多小公司的经营方式越来越不规范:不开发票、非法雇用东欧工人、节假日也干活”。另一位学者则持异议:“这是欧盟扩大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使然。中国的企业倒是在从不规范走向规范,否则中国不可能吸引到这么多的外国直接投资,而欧洲企业则需尽快摆脱许多不合时宜的规范,否则欧洲将失去国际竞争力”。

美国人对中国崛起的心情更是复杂。我前年到纽约出差,住在曼哈顿尚东区的一所公寓里。临走时,我的美国房东老太太以略微犹豫的口气问我:“现在我们是朋友了,你能不能坦率地告诉我:中国和美国之间以后会不会打仗?”。老太太在朝鲜战争时期是美军护士,毕竟是过来人,知道中美交恶对双方带来的代价。美国近期的民意测验表明近三分之二的美国公众认为美国应该和中国发展互利合作的关系。但一位资深的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私下对我说,美国一方面感受到了中国的崛起已势不可挡。但另一方面,又总觉得很难接受一个不信上帝的民族,一个“共产党国家”竟然会成功,竟然要与美国平起平坐。与欧洲相比,美国的宗教势力影响更大,意识形态色彩更浓,这也影响了很多美国人对中国事务的判断。

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人众多,但对中国前景误判的人也最多,不少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先是预测邓小平百年之后中国要大乱,后又预测中国会像苏联一样解体。有一个叫章家墩的美籍华人六年前出版了一本名叫《中国即将崩溃》的书,还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他认为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将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冲击下迅速走向崩溃,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六年之后,中国非但没有崩溃,而是通过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经济总量又翻了一倍,经济规模接近世界第三,中国还成了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带动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火车头。现在回头一看,不是中国崩溃了,而是这些唱衰中国的观点崩溃了。今年四月,在巴黎一个中国问题研讨会上,一位学者不经意地提到了章家墩的名字,会场发出一阵笑声,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他成了国际学术界的笑柄。当然,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仍有不少人死抱住僵化的意识形态不放,天天盼望着中国的崩溃,那也没有办法了,就让他们去吧。

很久以来,中国总是对发达国家说:我们人均收入比你们低很多,赶上你们还早着呢。但西方很多人,特别是工商界人士往往不这么看。他们说:你们人民币的汇率是扭曲的,不能反映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你们沿海发达地区在硬件的很多方面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你们内地的发展速度也不慢,和沿海正在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你们的沿海地区就有3亿多人口,如果你们沿海地区2020年达到今天葡萄牙的水平,这不是不可能的。那光是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规模就会大致等于今天的欧盟。西方持续不退的“中国热”很大程度上与这种研判有关。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人自己十分清醒。中国知道自己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遏制和消除腐败、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社保体系、推动生态文明、推进法制建设和政治改革、确保中国的长治久安等等。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还需要全体国人今后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会为国际社会的种种赞扬而忘乎所以,也不会为任何暂时的挫折而垂头丧气。中国迄今所取得成绩还只是初步的,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笑在最后才笑得最好。这种清醒姿态的背后是一种新的民族自信心:通过过去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基本上摸索出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主要思路和路径。不管我们今天面临多少挑战,我们还是处在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候,处在近300年来最好的时候,而且处理各种问题的资源和回旋余地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可以冷静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继续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推进这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现代化事业。

张维为 高级研究员 瑞士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梦想成就未来,态度决定人生 http://70075198.qzone.qq.com/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17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3 09:35 , Processed in 0.026384 second(s), 2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