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573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中国大陆移民父母难耐孤独“海选”女儿

[复制链接]
5731 5
他是建设部专家,她是大学退休教授,他们的儿子在加拿大,他们还有一对两岁大的双胞胎孙女。他们醒著的时候,儿孙已在睡梦里,他们睡著的时候,儿孙的生活正精彩。除了一星期数小时的越洋电话,缠绕他们的只有寂寞、孤独,还有思念……
: r/ Y  f* l: E7 {1 n2 u
. t& v8 o0 e6 @% Q: q* T“需要亲情而不得时,非血缘关係成了一种选择”。6年的孤独忍受后,老教授夫妇选择了自主寻求精神慰藉。一个月前,他们透过媒体在武汉全城开始“海选”,寻找一名大专以上学歷、无父母、无家庭负担的“女儿”。女儿亲情试用期為3年,合格者將获赠三室一厅房子一套。5 @% V; x' S1 s/ n! |5 ^

4 h1 z7 X* ]. P4 U+ S1 D# y1 T) a* g目前,最后5位候选“女儿”的PK赛刚结束,夫妇俩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 P% ?; b. ?% J7 a2 m8 j" N+ T1 [- k- T* t5 W( ]/ R+ Y+ u
专家认為,“空巢”老人心理和情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其精神需要,往往被子女甚至社会忽略。不过,这种透过“海选”徵得的亲情能否长久值得关注。
+ u1 j5 W; m* `+ }3 Z: |6 z& U- H
1 X9 K& ?$ F7 z  j, H6 b2007年1月6日,70岁的田振东早早起了床,田振东家住汉口解放大道沿线,这条路在当地颇有名气。7 J& `' j4 B  \

( v, n- I* w) C( ]1 l7 _窗外有风,新年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漫进来,很暖和。这是2007年的第一个周末,不少武汉人还在睡梦里,老人却准备著,他要远行,去上海。这些年老人一直在路上,他是建设部的专家,休息还不到时候。
6 y) `9 G" ~6 u# x8 Z
1 E3 {$ d& Z2 m" \" B; P此时,65岁的丁淑惠正在厨房里忙碌著。退休前,丁淑惠从事的是统计工作,按武汉人的话说,她颇有“板眼”,企业、高校都呆过。採访过她的记者说,在网上输入他们夫妇的名字,会有“大版大版的介绍”。对於即將远行的老伴,丁淑惠早已习惯,田振东总是来去匆匆。
7 F* U5 p$ ^+ J& ?; J% @! Y
8 x# v$ E( x" u9 O, {儿子在国外,老伴在路上,家里只剩她和孤独的电话铃声
9 t1 k$ r) R6 r8 H+ L
7 a- Z* f" }. X9 _; x8 O7 U如果出门超过个把星期或者半个月,丁淑惠会隨夫出征,“她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不过,这一次的上海之行只有几天,丁淑惠得留守武汉。$ e9 i0 T9 r. Z
6 C: t  \* i# L9 B9 a
近些天来,武汉一直阴冷有雨。儘管仍旧孤独,可丁淑惠觉得自己有了盼头。从去年12月26日开始,她和老伴透过武汉媒体,在全城范围內“海选”徵女儿,现在已確定了人选,5个候选的个个都不错,老人打心里高兴,老人期盼著,不远的將来能有精神寄託。+ D9 ]9 O+ q$ Z7 j

5 m/ n9 B) m# @5 ]1月6日晚,老伴田振东已在上海,家里除了寂寞的空气和孤独的电话铃声,就只剩丁淑惠。丁淑惠想,如果时光倒回6年,起码有儿子陪伴。在她看来,儿子聪明、孝顺。丁淑惠的儿子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进了跨国巨头IBM公司。5 d+ o$ Z( W, L4 K+ o
* F2 E- T& x1 a; v
后来,儿子去了加拿大,继续在IBM公司工作,做牙医的儿媳妇也跟了过去,再后来,儿子一家定居加拿大。3 c7 {) X* p8 B; U( h# t

4 z( O6 V; |2 i在丁淑惠记忆里,那一年是2000年,儿子正好30岁,她说印象深刻。
5 F' O, p6 B: e. T8 o4 B. e6 b2 ?! m) [$ P6 N# Y2 P
“当初我就不愿意让他们过去,但做父母的不能太自私”。在丁淑惠看来,家里不愁吃不愁穿的,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应该很好。' F- a/ [6 C- u* ]/ I: j" U0 x

) a4 R& l& J* I5 E% m, v“儿子小的时候,一家人逛街、吃饭,其乐融融”,只是,现在对儿孙的思念只能流露在电话里,但提起电话的手经常不由自主地放下,“儿子不容易,很多人过去了站不住脚跟”。现在,每个星期休息时,儿子都会打电话回家,而且一打就是两三个小时。
  u0 K7 J" h" Y1 G! n
2 R% B* F4 H' m( Z8 B; a1 o只是这些年来,丁淑惠时常失落,“当初要是坚决点,他还是走不了,我很后悔。”
$ g: X9 s4 p- R: i+ y/ s
/ |7 |* u+ B  t8 [儿孙不在身边,丁淑惠只能希望老伴多陪陪她,但即使这个简单的要求大多时候只能是奢望。4 V! o3 Y+ A) A
4 Z/ w; }+ I4 P8 ?* J
在丁淑惠的记忆里,老伴田振东“一年1/3时间在北京,1/3在其他地方,剩下的1/3才在武汉,而即使在武汉的1/3时间,因為工作的缘故,大多都是在电脑前度过。”( y6 Y. |( [) U0 B+ [; [) ]( ?( n6 j

6 q2 |/ F8 j/ E1 y9 W1 s: ?儿孙不愿回国,老人不適应国外生活,常梦见儿孙回到身边
' l. s* V* s* d: B# y0 B* V" R
9 ?8 O- p9 I, Y; A! H丁淑惠的老伴田振东年近七旬,是建设部一个专家组的组长。田振东早年供职建筑行业,多年前退休后却一直没閒著。田振东的技术一流,国內一些大的工程和会议总少不了他的身影。而且,凭著在业內的声望,不少高校和单位也经常请他去讲学。0 E/ \- p+ H% m, G$ s6 I) |) Y0 {: N
/ b7 R4 e, h3 T
丁淑惠说,老伴是在发挥余热,只是这种余热没温暖到她。
/ q1 |: `: r0 h# C! [# K; z8 k1 P( x' D3 p, O2 @+ M
“如果个把星期、半个月我就跟著去,如果只有几天,我就呆在家里”。而最近,家附近的老伙伴陆陆续续的走了3个,这让丁淑惠很害怕。
1 U( u2 h. }# s: {" m! G7 a6 M
* q6 |" R8 N8 e' a' T丁淑惠说,她时常做梦,梦见儿孙回到了身边,可是每次梦醒后她还是得独自面对冰冷的现实。“既然出去了就不可能轻易回来了”,老人说自己並不是老糊涂。# p. h* w% I( R2 H8 P3 g; P
- Q) E/ Q2 D; j9 t  I
丁淑惠的儿媳是威海人,曾有段时间儿媳带著双胞胎孙女回国住过一段时间,老人為此请了两个保姆。但6年前出去后儿媳已不大適应国內的生活,“她总说武汉潮湿、蚊子多,空气不好”。
7 o7 n& L5 O9 {5 a0 _6 V, a: n: R- @$ @* R8 i5 }; H
两年前,双胞胎孙女的出生给两位老人带来不少快乐,只是这对生在国外长在国外的孙女离他们太遥远。在老人眼里,孙女调皮,很累人。只是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里满是幸福。丁淑惠说,每次电话,两个小傢伙都会在妈妈的指导下向他们“匯报”加拿大的情况,“满口的洋腔洋调”。
& J# R* \9 e8 X$ P: F5 q4 ?3 C
2 M% r1 }" O( ^. W1 g受网路啟发,全城徵女儿,目的不是养老,而是希望能有人送终。$ C5 |0 [; F0 I1 a
" _5 d+ t7 v. E& m
有段时间,夫妇二人到加拿大暂住过一段时间,但那里不是他们的城市。, G4 Y; ~7 _; F& ^# ]) e% G# L, E" C
' i- ~/ i' [0 e( B" t+ j- ^+ \
“那里的冬天太冷,受不了”。在丁淑惠看来,加拿大的街道都是一个样,搞不清楚。由於语言不通,老教授夫妇不能独自出门,每次买东西一家老少都出动,很不方便。6 H+ k# i3 z+ N6 \" y

2 d. h' l6 @; c8 }8 R让两位老人受不了的还有加拿大的饮食,“猪肉没香味;鱼都冻著,一买一大块,而且每餐都是麵包、牛奶,很难受”。
' o7 _0 Q, r0 g- R, R/ a' C* l3 E$ @1 W2 E/ u# E+ C; j
对故土的思念加上生活的极度不適应,在加拿大生活两个月后,教授夫妇回到了武汉。只是,回国后的夫妇俩,没了儿孙的相伴,格外寂寞。他们想著找个“干女儿”陪伴,“年轻的时候我就想有个女儿,现在年纪大了,想法更加强烈”。
8 m4 w( `& D2 b9 J4 @6 d
4 d) v6 s9 E; I; {5 d5 R+ n“需要亲情而不得时,非血缘关係成了一种选择”。
# {- A, Z) N. t% W
9 W, P/ O( R0 Y3 c8 e- ~5 \% K+ y丁淑惠说,他们至亲是姐姐、姐夫和三个侄女,曾有人建议他们在三个侄女中过继一个,但夫妇俩都说没考虑过。“她们有父母,不缺乏父爱、母爱,她们都成了家,有各自的父母、公爹、公婆和子女,各人都有自己的问题。”
9 r) B# c" B2 D5 |0 Y5 H5 A! V
* I0 x/ [- b$ v) d9 g侄女很孝顺,说只要需要都会来,“但我们那里天天有事情,等他们来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了”。对於他们徵女儿的想法,侄女也很支援。“现在不算老,等到80岁的时候再考虑这个问题就晚了”。
+ L' f: y1 @& o, `5 a+ d/ g* o1 O4 \4 ?& H0 `5 U* b4 a7 b! w
田振东说,他们徵女儿的想法源自网路,很偶然。“网上有很多类似的报道,北京、成都、广州都有人这么做,还有不少人成功了”。
: n9 }# _5 {/ S) ?& h- V- ~2 t5 x  j
“我们徵女儿不是让其做保姆、不是希望养老,而只是希望能有人送终,找个感情寄託。”田振东说,“自己和老伴现在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物质生活不是问题。”“我们有钱,可以进豪华养老院,但那里没有亲情”,在两位老人看来,远在加拿大的儿孙就像井中的月亮,够不著,“死的话,回来都来不及”。
4 ]; @4 o8 ^! b- O$ T+ U) S5 p/ t1 g! I& Y" I0 x! G8 Z. i
在丁淑惠看来,老伴田振东的身体已大不如前,而自己腿不怎么好,心臟也有点问题,“人上年纪后,很容易生病,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老人希望能有个人像女儿一样,时常陪在身边聊聊天、逛逛街,万一有什么事情也有个照应。
, e; Y$ |; a' e( Q, J; Z; u
" @$ C& G. ~; n: V) L! s对於未来的女儿,老人要求“单身、无父母、无家庭负担”。“这样的人单纯,容易產生感情,如果有前夫,有孩子,一大堆的人那就不好办了,很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丁淑惠说,他们並不反对女儿成家,“一旦成了我女儿,我还要帮她找女婿”。- O% o7 A1 @4 j$ C0 @% y- _$ ~

( K+ t3 O" N/ N/ ?103人应徵做教授夫妇女儿,选拔就像“超女”PK赛3 Y: C  p( l7 _% i! I- B7 L2 Q5 L
2 \" f# J+ f' D" S
如今,老人家里的卫生、杂事都是由鐘点工和保姆来做。在老人看来,请保姆最多只是雇佣关係,没什么亲情,而若是自己的女儿,一旦產生了感情,比保姆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1 ~% S; c$ j/ Z0 P, z% j+ p6 O( Q" u$ d7 [$ i$ A4 K
“报名的热情超出我们想像”。2006年12月26日,丁淑惠、田振东夫妇徵女儿的消息被放在了武汉一家报纸的头版。从那一刻开始,该报纸的热线电话就没停歇过。26日当天,数百个电话打进了报社,而当场表示愿意认教授夫妇為父母的就有78人,而到了27日,表达这一愿望的人增加到了103人。 “人实在太多,我们不得不提前结束报名,该报社的记者说。! n7 m3 Y  u3 U
0 S# N5 c/ M: n7 c6 j* K7 p) v
“19岁时,母亲走了,1978年,父亲也去了。一到过年过节,看到別人一家团聚,心里特別难受。我各方麵条件都不错,不需要教授养我,我可以写下保证书,將来不需要遗產,我只需要一个温暖的家”,有人在报名信中写道,而更多的人表示:不要房產,可以写下保证书。
- @# J/ ~0 E% S  I! `; G
  [+ C0 R! |$ B  k“她们像超女选拔一样,首先选出‘20强’,然后20进5,然后5进4……”一位关注此事的武汉市民戏称。由於事情的影响太大,许多市民都参与了进来,“不是我一个人在挑,市民和媒体太热情了”。( r3 S* P: ^7 f4 ]; e
6 [0 P& H& C$ }
28日,“20强”被市民选了出来,29日“5强”出炉,30日,“5强”和教授夫妇俩见面。
6 }) M  S* L) o/ x* x) @- @5 c
6 D: j' P# C/ R6 [- A& D- Q(来源:广州日报)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评论 5

阿周  游客  发表于 2007-1-17 18: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oceandeep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7 19: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就是胡闹+炒做
心安乐处即身安乐处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泡菜坛子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8 09: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饱了没事干。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婷婷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8 11: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 a' C' S# |. @7 ?7 j+ i( m& g1 i. z
不过爸爸妈妈自己在家是很可怜得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Roy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8 13: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可怜拿出来炒作,就是娱乐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关注

4

粉丝

310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4-1 05:29 , Processed in 0.022754 second(s), 28 queries .